第二百二十章 收徒 (第2/3页)
再说了,有些计划外地东西,沈欢还准备与此人说一说,免得以后有什么误会。
郭逵客套地说道:“沈大人这份海军之策。郭某除了佩服,还是佩服。那翻对辽作战计划,更是让郭某敬佩。有此海军,与辽人作战。就是不敌,亦可从容而退。沈大人军略,实在是当世难有人可以匹敌!”
那一次与官家的私人会晤,让郭逵敢小看这个年轻地文人。那一天,官家对他说了很多,除了海军之策外,还说明了他对沈欢的重视。甚至让他到了海州之后。有什么难题。可以去找沈欢解决。这份信任,足以让每个臣子羡慕了。当然。郭逵也听出了另一番意思,那就是这个沈欢很不简单。连官家也难以把握他的后续计划。
“郭将军太过客气了。”沈欢呵呵笑道,“将军在西北地军功,方是每个热血男儿的梦想。带刀杀胡儿,亦是沈某自小地愿望。可惜身体单薄,学不成武艺,只能做个纸上谈兵地文人了。”
郭逵大是惊异了,宋代文人,自来就有一种优越感,对武人的优越感。对待武人,他们是轻视,是鄙视,是不屑,还有防范。像沈欢这等身份,说如此贬低自己文人地话,总让郭逵有点不知所措了。当然,他从沈欢眼里看出了真诚,这更让他感动,大起知己之感,恨不得与对方歃血做兄弟了。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郭逵哈哈大笑,“沈大人豪气,不输武人,这词,郭某时常唱之,以作勉励!今日见得词人,真是闻名不如见面。这次海军,就在海州谋建,还请沈大人尽量帮衬。当然,若有需要,沈大人自可开口,只要在郭某能力范围之内,也当尽力为沈大人帮忙!”
沈欢大喜,道:“有郭大人这话,沈某就放心了!”这倒没有客气,他与郭逵,现在利益算是绑在了一起,对方要他在海州提供便利;而他要利用海军来完成一些布置,加上大家都不是小人,倒有点交心了。
何况他也不敢小看这个武人,别看人家三大五粗就以为没见识,可以轻视了。能让先帝兴起让一个武人入枢密院的心思,这个人,肯定不简单!虽然已经被贬了出去,现在来海州,朝中也有不少人以为他不得官家地欢心,给流放了。然而沈欢知道海军的作用,哪里会与那些人一样那般短视。
话说回来,海军如此重要,能让官家放心交予他,更显得这个郭逵是如何深得他们父子的信任了。至少,在军事上,这个将军,还是有一席之地。
沉吟了良久,沈欢决定在海盐一事上不再隐瞒郭逵。按照他的意思,这个盐场,要保住秘密,现阶段依靠海军的力量,把当地划为军事基地,加以巡视维护,才是最稳妥地法子。要人家出力,支吾其词,只会让对方怀疑与不信任而已。还不如打开天窗说亮话,可以增进信任,也可以有利于今后的配合。
果然,当郭逵听到一年上亿斤的盐,他也傻了。他也要吃饭喝酒,对于盐,当然清楚。特别是在西北那等地方,更是了解他的价格。现在听到有上亿斤盐就要在海州诞生,除了吃惊,就是不敢置信了。
可沈欢那稳重地脸色以及平静的眼睛,告诉他,一切都是真的。真的有一亿斤盐在海州这地方!而且沈欢告诉他,这盐,要靠他保护了。郭逵的压力,顿时增添了好几倍。
“沈大人……这,官家怎么没有与郭某说?”郭逵都有点结巴了,瞪着大眼珠。
沈欢没有矫情隐瞒:“郭将军,沈某还没有说予官家知道。”
“这是为何?”郭逵有点愤怒了,不说虽然不是欺君,但也不是好事。
沈欢这次不同于与周季解释时的说词了。道:“郭将军息怒,请将军一想。如果沈某上报官家,而官家一旦不小心泄露了出去。你说。传扬出去,会有什么后果?”
“什么后果?”郭逵可不像沈欢这般多小九九,他虽然聪明,可心肠也比较直。
沈欢作出比屈原他老人家还要九死未悔的叹息:“郭将军,我大宋靠山西几地,一年出盐也不过这般多。已经紧缺,价格高。因此由朝廷经营,而朝廷一年可从中获利几百万贯。现在如果放出风声,说大宋地盐将增加一半,你说,盐市会不会震荡。价格会不会降下来?到时,朝廷得利少了,盐民无利可图了,造成天下怨声载道。你说。这不就是沈某地罪过了吗?所以,沈某打算暂时不与官家说,卖了钱,再交予朝廷便是。为了不对大宋盐市造成冲击,沈某决定把这些盐,都贩到外邦去,赚外人地钱。才是兴国之道呀!”
郭逵正直。听了大受震动,道:“沈大人忧国忧民。真是人臣典范。看来是郭某误会沈大人了,还请家谅。”
沈欢闻言顿时眼珠一突。这就信了,有这般好忽悠之人?
郭逵突然诡笑道:“何况郭某也知道,盐是官营之物。沈大人身居高位,就算这是暴利之物,也绝对没有理由用来营私地道理。再说沈大人敢当着郭某的面说出来,想必更不会有私心了。哈哈,天下没有不漏风之墙,沈大人肯定也怕给人揭穿,当然不会用这盐来营私了。所以,郭某放心着呢!”
沈欢叹息了,刚才还以为人家好忽悠,现在看来,人家不用忽悠,自己说了一大堆,更多是忽悠自己了。
吸了一口气,沈欢笑着说道:“总之,沈某要成事,肯定离不开将军地配合与协作了。”
郭逵也笑着说道:“郭某要成事,也需要沈大人的帮助,不是吗?大家互惠互利,何乐而不为?”
“是啊,何乐而不为?”沈欢这次真不敢小看武人了,古人,也不是吃素的。
郭逵又道:“郭某现在有点清楚沈大人要组建海军的目的了,作战只是其次,靠着海军,从事海外贸易,才是实图,不是吗?虽然郭某不清楚沈大人为何要这样,不过,如果那海图是真的,郭某也不在乎在协助商贸的外衣下,带领海军去征服天下!”
“郭大人说不明白?”沈欢轻笑一声,“其实很简单,因为战争,打地就是后勤。没有达的经济,没有钱,总是军队再强大,也打不了多久,国家也受不了。看看汉武帝,他之前能所向无敌,不就是因为汉朝几个前期皇帝的积累,国库充实到连串钱的线都烂掉了,而谷子都溢出仓库了吗?而他后期那般困顿,不就是国库空虚,再也支撑不下去了吗?”
“战争在打后勤……”郭逵大受震动,喃喃念了几下,眼珠顿时亮了起来,微微一笑,“沈大人,郭某有点明白了。”
“很好,很好。”沈欢恨不得像摸小学生的头一样说“孺子可教”了。
郭逵坚定地道:“沈大人尽可放心了,只要是军务上有需要,但可出声,郭某必当尽力而为。”
沈欢微笑着点头,道:“现在快年底了,郭将军尽可到沈某选定地海域查看地形,之后准备到扬州挑选水军,过完年,就可以摸索训练了。”
郭逵笑道:“挑选水军,郭某就不用费心了。官家告诉郭某,到时司马相公自会通知枢密院,挑选一万精壮水军来海州。”
沈欢大喜说道:“那更好不过了。”
分工妥当,大家又都开始忙碌了。郭逵自去办他的海军,范一农也去熟悉他的通判事务,据说还打算在年前走一走海州各县。
至于沈欢,一时倒是闲了下来。不过他也不得安生,反而更烦了。还是因为子嗣问题,眼看就三个月了,妻子王璇依然没有好消息传来。没说什么怀孕的特征了,就是天天请名医来把脉。依然不见动静。
眼看年关即到,与母亲约定地日子就要来临。这会儿,他倒是不担忧要纳妾与否了。而是担忧自己是否有生育的能力。做了种种努力,也尽力按照后世所谓的科学受孕地法子来“努力”了,依然无法让王璇传出好消息。
这让沈欢大是怀疑这副身体的生育能力,该不会换了个人,就失去了此项能力了吧?这倒让他有点恐惧了,别说古人了,他虽然深受新知识熏陶。可真要让他无后,心里的不镇定,那是可以想象地了,虽然不一定要儿子,可赐个女儿也应该吧?
现在在古代。没有后代,估计就要让人家指着脊梁来骂了,说不定人家还会猜测是不是做了什么缺德地亏心事。现在只有一个妻子不打紧,看不出是自己地罪过。可如果纳了别的女人,依然是这副模样,估计就真要消受别人地白眼咯!
鉴于此,沈欢更没有兴趣外出,一心要趁些良机与王璇一道办**游戏了。何况王璇够漂亮,身材够好,一时倒也乐不思蜀了。
直到双十二这边。给欧阳来到府邸。拉他出门,登上马车。才让他清醒过来。
“伯和兄,你这是要拉小弟去哪?”沈欢不解地问。马出一路向城西方向,要不是还走街窜巷没有直接奔城门而去,沈欢估计就要喊绑票了。
“去看孩子。”欧阳没头没尾地说道。
“孩子?什么孩子?”沈欢吓了一跳,他虽然现在想孩子想得头都要白了,可在外面没有风流,没有留下什么后遗症呀!
欧阳讶道:“子贤忘了?你说要收学生,叫为兄帮你留意一些优秀的孩子呀!”
“哦!”沈欢放下心来,不是自己地就好,接着才反应过来,更惊了,“收学生?这么说,伯和兄现可以一收地孩子了?”
兴奋啊,门徒计划终于可以实施了。收些学生,以做培养,把他们教育成有自己思想烙印的古代青年,几年或者几十年之后,当他们学有所成,就能帮自己办事。就不用像现今一样,身边连个使唤得顺手的人都没有了!
“伯和兄,孩子在哪?有多少个?”沈欢又急急追问。
欧阳倒是不急了,稳坐在车上,笑道:“子贤,你急什么,还没到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