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七章 免役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百○七章 免役法 (第3/3页)

以让他先在海州试验试验,待有了成果,再推之于天下也不迟。”

    赵顼却愣道:“朕觉得此法大善,是良法,可立刻颁行天下,何必再试。”

    司马光急了,道:“陛下,法再好,也须实践。沈子贤说得好,实践可以检验一切。再说法在此地良,在彼地就不一定是良了。还不如择一地试验,出了什么问题,也可以更正,毕竟只是一地只域而已。\臣觉得这是老成之言,于国有大利,陛下不可不鉴!”

    赵顼不由沉默,末了才叹道:“你们呀,总是这般小

    司马光道:“治大国,若烹小鲜。陛下,此理古今皆然也。”

    吕惠卿闻言心里一突,心想来了来了,沈欢的思想观点,果然有着莫大地威力,对于思想改造,简直是无往而不利,连司马光说话都要兜上几句,教训别人了;可是这些话想来又有理,辩驳不得。不由心急如焚,又不知道沈欢写了什么法字,竟然让官家心喜如此。

    赵顼转头现了吕惠卿的模样,以为他急着要看沈欢地法子,想了想,让他拿过去看。

    吕惠卿本来也极欲一看,听了吩咐,不敢怠慢,直直拿过来,就展开看了。越看越是心惊,人也恍惚了。

    策论上所说的,无非是沈欢在海州想出一个法子来,叫“免疫法”,是用来裁掉厢军地。按他地意思。在海州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自行出钱雇人应役。雇员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分摊。

    而这个雇佣的对象,就是那些厢军。把这些厢军编成一些建筑工队,一旦地方有什么过程,就由那些本来有徭役的人出钱雇佣这些厢军,替他们服役。赋役赋役,出了交钱的赋,封建王朝里的百姓还有徭役。一年要给官府征用去做些力事。沈欢在策论上说。\大宋地方百姓富裕者颇多,不愿因徭役浪费时间地很多,那么可以让他们自愿出钱雇人服役。这样一来既有利于民,又可以裁掉厢军。只要把这些厢军固定下来,每年拿的钱比在军籍多,想必他们也没有不愿意的。再者他们是军队,也该服从命令不是。

    总之,沈欢已经给出了可行的方案,最大的诱惑就是可以解决厢军这个麻烦。如果各地都能这样做,那么再裁掉剩下厢军不是问题。当然,沈欢在策论里又说,此法对于贫困一些的几路没有多大用处,因为民间不殷实,拿不出钱来。如果硬要如此,恐怕激起民愤。因此他请求先在海州这等地处东南的州县来施行,看看效果如何再说。

    难怪吕惠卿如此大惊失色,他已经可以预料得到,此法大行之后,对大宋天下来说。不禁裁掉厢军这个包袱。少不得还有不少收入,那真是一举两得之法。官家没有道理不同意的。也因为如此,创制良法的头衔就会落入司马光师徒地头上。可惜可惜。

    “吕说书,你觉得此法如何?”赵顼突然问道。

    赵顼地问话,暂时收拢了吕惠卿慌乱的心思,转头看到司马光,有了计较,强自微笑道:“恭喜陛下,此法甚好。也恭喜司马相公,有如此佳徒,他日沈知州入得朝堂,与相公互为依助,同为大宋高层,也会留下一番师徒佳话!”

    司马光变了脸色,吕惠卿说得甚毒,帝王怕的是什么,不就是臣子团结一致吗?吕惠卿这样说,就是要他们师徒不能在一起同为朝臣呀!

    沉下声来,司马光说道:“吕说书此话却是差矣。本相虽然与沈子贤有过一段师生情谊,不过他做本相学生之前,已经才名在外了。对于这一点,官家也是清楚的。还有,他是先帝在朝时的进士,可以说是天子门生,与本相却是没有多大关系了。”

    赵顼反而没有觉悟两人在打着机锋,笑着说道:“沈子贤之才,朕当然清楚。司马相公,这个免疫之法,朕原则上是同意了。明日在朝堂上过上一遍,只要不是所有众臣都反对,朕就会写下圣旨,给沈子贤送去,让他立刻实施。朕也希望能早日看到成果!”

    司马光大喜,又道:“陛下,沈子贤请求多加厢兵之事……”

    赵顼沉吟说道:“若只有免役之法,朕也默算过了,一州只需一千多厢兵就可以解决众多徭役了。不过沈子贤既然敢夸下裁去三千地海口,想来是他还有什么鬼主意吧。嘿,朕也不昏庸,厢军什么战斗力都没有,朕又岂会顾忌什么地方大臣不可妄动军事呢?也一并同意他地请求,缺的两千厢兵,朕决定了,就从扬州给他调过去,由他节制。司马相公,你告诉沈子贤,让他好好干,出了成绩,朕自不会忘记他地好!”

    “陛下圣明,臣知道怎么做了!”司马光大喜过望,官家如此作为,才是有为之君的景况;现在唯一不合景地就是吕惠卿这个言辞小人怎么还不罢黜出去,怎么能让他站在官家身边呢,司马光心想。

    “陛下,免役之法算是良法,也可颁行天下,不如交由王参政参祥参祥,列入变法之令,如何?”吕惠卿还是不死心,想把功劳往王安石头上套。

    “这个……”赵顼沉吟了一下,看到司马光期待的眼神,改了主意,“王参政现在都有好几条法令在身要去实施了,怎能还往他身上多加压力。依朕看,此事就由司马相公去办吧。司马相公,你现在就准备准备看看免役法在何地适合,待沈子贤在海州做出成绩,就可颁行天下。能否?”

    “臣必不负陛下厚望!”司马光大声说道。

    这一刻,吕惠卿的心冷了,像是处于冰天雪地之中,有了甚为不妙的预感。

    嘎嘎,这个月每日六千字的任务完成!好像更了22万字,真是书生写书以来地突破。希望下月能继续下去,如果再有这种度,再有两个多月,应该能把此书完结了。希望如此而已。呵呵,请大家能继续支持,给书生更多更新的动力!对了,月票上书生估计没多大希望,有条件的可以给点打赏嘛;当然,也不能没功劳就要,大家每天催更9000字的看看,书生冲一冲,看能否完成任务。每日催更9000字的,给书生更大动力,反正没完成,大家也没损失,嘎嘎。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