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帝宠 (第3/3页)
顼做了主张,“韩三司,你意下如何?”
韩绛除了同意,还能说什么。他也没想到司马光地主张会分开阶段来实施,一开始还以为对方会把所有地钱都报上去,那可是几百万贯的数目了,比王安石的新法花费还要多,估计官家不会同意,这才打了为难对方的主意。现在才五十万贯的数目,哪里还好意思为难!
赵顼斟酌了一番才道:“好,此事就交个司马参政去施行,毕竟是他想出来的,自有定计!另外,王参政,你地新法也要抓紧时间去施行,朕对你的支持,一如既往!”
王安石半天没说话,现在终于听到最想听到地话,不由笑了,道:“陛下吩咐,臣不敢或忘!”
此言一出,除了韩绛,其他几位大臣皆是脸色一暗,费了半天,原来官家对王安石地宠信还是没有丝毫改变!司马光更是抱定了主意,一定要好好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免得让官家与别人小看了!
想了想,司马光突然又道:“陛下,其实裁军之策也并不完全是臣想出来的,其中沈子贤地功劳也不小,大体还是他的主意。陛下也了解他的才华,想必不会认为臣在说谎。”
其余之人皆是愕然,之后不由佩服起司马光的情操,有功不独贪,品德之高,非比常人。
赵顼先是一愣,最后才笑道:“这个朕也晓得了,他日功成,自会论功行赏!好吧,都下去吧,王参政留下,朕有事吩咐!”
众人只能依旨行事。
韩琦与司马光心情复杂地出去了,看来王安石在官家地心中,还是无人可以替代。
出了宫门,韩琦不由埋怨:“君实,你刚才实在不应该把沈子贤说出来。如此一来,你在裁军议中的作用,在官家心中,又打了一个折扣,对你将来无益呀!唉,时间不等人,看官家对王介甫的态度,老夫与之作对,想来留在朝中地时日不长了。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这个相位能不能让你坐上去!除了你,老夫不放心别人!”
司马光默然,接着说道:“但是下臣也不是贪功之人,既然是子贤的大功,自不会隐瞒!”
韩琦突然脸色一凛:“君实,老夫再给你一个忠告。沈子贤之才。确实令人欣羡。然而有羡慕也有妒忌,他现在头衔已经高至龙图阁学士了,区区弱冠,举朝无双,你还往他头上套功劳,不是为他好。而是可能害了他!有人妒忌,就有人中伤,一旦有个行差踏错,弄不好就是无法回头。这点你切记!”
司马光悚然一惊,沉默半晌,叹道:“韩相公之告,下臣明白了。子贤是下臣的学生,自会对他多有维护,也会时时告戒他不要做太过出格之事!”
韩琦笑着点头。司马君实的最大长处,就是随时都冷静理智,这也是他欣赏对方的最大原因。作为一个上位者。不一定需要过人的才华,但一定需要过人的冷静与手腕,这才是官场地生存之道。
两人一道行去,走了大半,不约而同地回头看了看身后地宫殿。那边是王安石与官家还在论事的福宁殿!接着叹了口气,又一同去了。
其实赵顼把王安石留下来,也没有紧要之事,只是刚才他看到王安石一直不做声,生旁方生了什么心思――毕竟刚才韩琦等人大有认为有了司马光的策略就不需要王安石之法的趋势。为了安慰王安石,让他安心做事,留下来好言以待,也小必须的。
对于王安石与司马光两人地主张,因为先入为主的原因,他还是倾向于王安石之法的,司马光之策虽好,可惜成效难见,不如王安石新法使财政一年年增加来得轻易与快!两相比较。心中自有雄心壮志需要钱财去实现的赵顼,倾向于王安石,也就不希奇了。
王安石得到了官家支持地保证,放下了大半的心儿,不过依然有着一小部分忧愁。司马君实的强势出击,大出他的意料,对方的威胁,也越来越有明确地感觉。现在对方针锋相对地提出了主张,假以时日。鹿死谁手就难说咯!
沉吟了半会。觉得需要应对此事,出了宫。没到政事堂,也没回家,径自去找吕惠卿了。吕惠卿就在家待着,听到王安石来访,不敢怠慢,赶紧出迎。迎至大厅,还未说话,王安石想了想,又让对方领至书房谈话。
吕惠卿见王安石一脸凝重,还有话要到书房这个比较隐秘的地方来说,脸色也严肃起来,待王安石坐定之后,小心地问道:“介甫先生,生了什么事,让先生这般神色?”
王安石也不废话,叹了一声,把刚才福宁殿之事详细说了一遍,末了说道:“司马君实此举,大有与老夫分庭抗礼之势,令老夫好生为难!”
吕惠卿听完,大惊失色:“竟有此事?可惜可惜,先生当然就应该力行反对,不能让司马君实如此顺利呀!”说着要来司马光上的奏章,仔细看了一遍,脸上地神色时而凝重时而宽舒,看罢放下奏章,看向王安石,也叹了起来,“司马君实此策,实在是打在了朝廷地软肋之上,我等当时怎么就想不出此策来呢?失算了失算了!介甫先生,裁军一旦成功,功效自不必言,到时朝臣有了依托,皆是附和司马君实,朝堂就没有我等立足之地了!”
“吉甫不必惊慌,我等还有官家支持,必不会如此狼狈!”
吕惠卿讶道:“介甫先生,难道你还没有看出来吗?司马君实此策待成功之日,朝廷财政必能好转,到时官家对我等地需要程度,就没有那般迫切了。如果朝臣皆是反对,他顺应百官,又有什么希奇呢?”王安石默然。
吕惠卿突然说道:“介甫先生,刚才您说此策不完全是司马君实想出来的?而是您地女婿沈子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