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九十一章 相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九十一章 相位 (第2/3页)

同还是政治投机,一概重用,到了最后,变法高层良莠不齐,人品低下者更是有之。也是那些所谓的赞同变法之人,把一些良法生生变成害民之法;最后变法高层还闹出不可调和的矛盾,派系林立,最后竟然连王安石都给人家使用手段给排挤出了朝廷!王安石识人之差,连他弟弟王安国都是这样明说的,最后也是这句话,他得罪了那些附和在王安石身边地人,给人家使了手段,排挤打击。郁闷而死。

    “君实,你在想什么?”韩琦很奇怪司马光在和他说话地时候竟然回走神。

    司马光反应过来,赶紧说道:“哦,没什么!刚才韩相公说要托付下臣什么?”

    “是啊,该有点托付了!”韩琦叹气说道,“君实,只要老夫多次进言反对王介甫,那么老夫离开朝廷的日子也就不远了!罢黜就罢黜,只要老夫之言。能稍稍让官家静下心来想想。也是值得地!”

    “官家他……”

    韩琦又阻止道:“君实是想说官家会看在老夫是老臣的份上,若有忍让?呵呵。不可能了!以前还好说,现在嘛,官家都登基两年了,除了宫里的两位太后,他还会有什么顾忌呢?君实也不要指望老夫会找出两位太后来劝官家,这是人家地家务事,老夫不能把他们纠缠进来。帝王之家,最是无情啊,君实,这一点,你要记住!”

    司马光大是点头,人不由得也悲凉起来。听韩琦的语气,好像在交代后事一般,真令人伤感。

    韩琦说道:“君实,老夫所谓托付,是说老夫离开之后,这个相位的问题。”

    “相位?”司马光感觉心头猛烈一跳。

    韩琦问道:“君实,你说老夫去相之后,这个相位,最有资格者继任的是谁呢?”

    司马光不大好意思说是自己。如今的政事堂就三人,除了韩琦这位正宰相,还有他与王安石两个副宰相。如果说是从政事堂升迁接任,单单以资格来论,当然是他司马光最有资格。因为他比王安石做参政要早了许多,而且多年在京,人脉上也比王安石这位多年在江宁之人要强得多。不过说回来,这个宰相,除了看资历外,还得看官家的心意。官家才是帝国的掌控者,他想让谁做宰相就让谁做宰相,要罢免谁就罢免谁。宋代不比之前的朝代,能有严重威胁到帝权的权臣出现。在这里,皇帝才是天王老子,只要这个皇帝不是弱智儿,不然也会有其他大臣拱卫他地权力,特别是这个文人辈出的时代。

    韩琦看到司马光赧然的模样,笑了:“其实如果在政事堂来说,君实你是最有资格做上平章事。不过……”

    司马光给他一个“不过”弄得有是心头大跳:“韩相公,不过什么?”

    韩琦叹道:“君实,你也知道官家对王安石的看重,加上他有三司使韩绛的支持,对于相位,也有着莫大的的竞争力!老夫分析过了,如果老夫离相,将会出现三个比较可能的继任者。其一就是君实你,其二就是王介甫了!若有十分可能。你与他大概各得三分。君实你胜在为人与资历上;而王介甫则胜在深得帝宠之上。”

    “各得三分?”司马光大愣了,这个估算,加起来才六分。那么还是四分呢?谁竟然有四分的可能性?

    韩琦好似看出了司马光地疑惑,说道:“至于其余四分,是合力所得,非个人也!”

    “合力?”

    “是合力!”韩琦解释说道。“是朝中元老总体的力量。如果你与王介甫相争,官家为难,那么则会出现官家不选你也不选王介甫的结果。可宰相总要有人去做,无奈之下,官家就会把目光转移到朝中那些老臣元老身上去。比如说富弼、文彦博等人,当然,翰林院那些老家伙也有可能!他们若论资历,你与王介甫加起来都胜不过,这些人。有地比老夫还要老资格了!而且据老夫估算,这种情况最有可能生!”

    “如果是这样,再好不过了!”司马光嘘了一口气。他不是贪权之人,现在要联合韩琦,也不过是不想王介甫势大到无人可制的地步,如果能有人出来主持局面,他也乐得清闲。

    “如果君实真这样想,危矣!”韩琦突然大声喝道,脸色严肃,说不出的肃穆。

    “危矣?”司马光给这一声大喝吓得差点要跳起来,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军事。你还是看不清呀!”韩琦叹息说道,神情说不出的落寞,“你说老夫为什么要在这里交代托付之言呢?而老夫又凭什么认为官家要放老夫出朝呢?”

    是啊,为什么呢?司马光好像隐隐明白过来。

    韩琦大有恨铁不成钢之色:“君实,你是治史之人,还看不出朝堂的变化么?自古官场如人生,变化莫测,福祸难定。官家要去老夫相位,无他。因为老夫老矣。其实大家都清楚,老夫蹦达不了多久了,更不可能威胁到什么帝权。而官家是什么人呢?他是一个有着雄心壮志之人,一心要立比太祖太宗还要辉煌的功业。如此他便不可能真地让一个顽固又老朽之人久坐相位,他要地是能成就他功业之人!老夫不是,富弼文彦博他们更不是!”

    司马光总不是笨人,立刻明白:“韩相公是说如果这些人坐上相位,也是官家意欲过渡而已,不是真心要用多长时间?最后……”

    “最后还是要看你与王介甫之间谁人胜出!”韩琦一字一掷。“老夫说过了。你与王介甫最有可能。因为你们还年轻,是当用之年。其实以老夫之想。官家比你们更年轻,他有的是时间与你们周旋,不一定非要把朝堂搞得如此激烈。可惜官家不是有耐性之人,如果他手段能温婉一点,沉稳一点,这个朝堂,也不至于有如今这般多地纷争!”

    “是啊!”司马光也大感慨,赵顼之才,资质不比宋以前那些千古明君,如果他能定下心来,稳扎稳打,一个脚步一个脚步去实践,解决一个问题再去解决另外一个问题,一旦把大宋变得富强,不难把他捧上神坛,成为千古圣君也是时间问题而已。可惜就是急噪了一点,这可是皇帝大大忌!

    韩琦又道:“官家是圣明之材,虽有性急,如果有一个稳重之才,长时间辅佐,亦不难成事。然而王介甫大才则大才矣,可惜性子比官家还急,最要命的是他性子倔强,不敢听劝。这种人,有才足为宗师,可身为宰辅,则非良材了!”

    司马光又是赧然,当日韩家兄弟举荐王安石时,他给的誉辞最高,说什么“负天下大名三十余年,用之则天下大治”,如今看来,这个大治还不知有多远,却原因对方闹得朝堂纷争激烈不堪,还没大治就大乱了!

    韩琦叹道:“君实,你可以想象,两个性急只人掌管了天下,其言其行,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