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五十三章 扎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五十三章 扎子 (第2/3页)

阳司马康两人累得够戗。好在他们看情况不妙,从一些好友中选取了两个临时编辑,一同参与杂志文章审核。这才解决了人才不够的危机!

    增刊据说卖得很火。让杂志又大赚了一笔,这更坚定了他们把增刊行下去的决心,直到大讨论有个定论才结束。这让沈欢很无奈,很明显,增刊上很多是年轻人地热闹,而年轻人又大多是赞同变法的,这隐隐让文艺杂志成了变法派的战场。像苏轼这个大嘴巴,就是一力倡导变革的。而他笔力非凡。一篇文章,做得锦绣非常。感染力极强,让不少读者成了他的铁杆支持者!

    沈欢对此倒是有点担忧,别人也就罢了,他与这个时代之人不同,他深深懂得舆论的功力,是所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杂志上大是变法派的论调,无形中为即将上台的王安石打下了群众基础啊。不过担忧归担忧,沈欢也没有阻止,毕竟杂志已经交给欧阳、司马康两人,他们如此规划,也有他们的道理,他没有打击的必要;再说舆论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也许以后对自己有用处也说不定,现在就当他们预演吧,能扩大杂志地受众范围,总是好事。再说能见到后世所谓的口水仗,也蛮是欣慰,怎么说也是一种进步了吧。

    因为沈欢大名在外,加上另一名人苏轼也参与了讨论,所以开封不少士子都翘以待沈欢也参与进来,就连苏轼等人,也经常在沈欢耳边鼓吹他也写写策文。先不说沈欢作起文章来比不比得上这个时代之人,单是其中的风险,他就不敢贸然答应了:《文艺》是极其成功的,因为有欧阳修打了头炮,就是朝中达观贵人也经常卖来阅读――沈欢现在可不是白身,这种变法与否的论调,可不敢贸然公布,这次讨论,弄不好就是一次政治站队,一旦搞错,难以翻身。君不见这些文章讨论为何不见朝中大佬的踪影,总是一些年轻人凑合而已!

    因为被逼得极了,沈欢只能公休地日子里待在家里,躲避一些好事者地侵扰。公休之后,又是恢复朝中办事生活。六月初三,《文艺》杂志主刊如期行,欧阳修的史书还没有完,还在继续占着篇幅,饶是如此,还是愣给他们挤出不少空间来继续变革讨论。依然还是一些反对与赞成的论调,沈欢对此没有多大兴趣。

    他最期待的就是五日后的增刊,想看看其中议论到了什么程度。六月初八这日,是宋英宗驾崩三月之期,众人也知道,再过十天,百日当过,到时摆脱悲伤与阴影的众人应该又是一番景况了!

    六月初八这日傍晚,沈欢在家迎来两位客人:司马康与王旁。前者为他所预料,因为今日《文艺》杂志增刊付梓,沈欢第一时间看到成稿,与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