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三十六章 事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三十六章 事态 (第2/3页)

像仁宗时期的刘太后。适真宗时。不也成过亲了吗?算得上改嫁的典范,大臣们也清楚。但还是心甘情愿地奉她为太后,由她掌管朝政十数年!贞节牌坊之类地东西,是宋以后明清之期思想桎梏搞出来地祸害妇女的东西罢了。

    既然民间不忌讳,沈欢刚才想到的就是劝沈氏改嫁,免得最后一个人孤单寂寞。^^君??子??堂??^^但是,话到嘴边,又不敢说出来,生怕沈氏以为自己嫌弃她了,要把母亲给撵出去什么地!沈氏一个人,这几年也撑过来了,可见她守寡的心思是坚定的,不然当时那么艰苦,完全可以不必自己一个人负担。其实民间之妇多为改嫁,也不一定就是与礼法有关,而是迫于生计,不得不再次嫁人,特别是那些有几个孩子的妇女,更无力抚养,只能以此来爱着子女了!

    “唉,一切顺其自然吧!”看着母亲与妹妹其乐融融的模样,沈欢也不愿打搅了今日的气氛,暗自把遐思压下。****

    吃了一半,沈氏突然又问道:“欢儿,过完年是不是与王家姑娘把婚事给定下来了?”

    果然来了,沈欢知道推脱不了,只能硬着头皮说道:“应该是吧。”沈氏松了一口气,喜道:“尽快就好,尽快就好!为娘都迫不及待地要看看欢儿娶媳妇了!”

    沈欢苦笑,避无可避的他,也只能继续撑下去了。过完初八,虽然元宵还未到,不过年节的气氛渐行渐远,开封城又开始了往日地忙碌。朝廷也开始办公,官员陆续回到任上,继续为这个天下“出力”。而沈欢的婚事,也在司马光等人的督促下,开始提上日程。=君?子?堂??=之前完成了六礼中的前三礼,还有后三礼孤零零地被抛弃在一旁,如今正好是让他们团聚的时候了。

    初十那天,男方又开始派遣人到女方一家协商,做那“纳征”一礼:纳征,亦称纳成、纳币。六礼中第四礼。顾名思义,看字面上的意思众人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不错,正是后世俗称“卖女儿”该收取的东西。也就是男方向女方送聘礼。

    《礼记?昏义》孔颖达疏:“纳征者,纳聘财也。征,成也。先纳聘财而后婚成。”男方是在纳吉得知女方允婚后才可行纳征礼地,行纳征礼不用雁,是六礼唯一不用雁地礼仪――这总算不再为难沈欢了,不然这种孤雁绝声的季节,买起雁来,物以稀为贵,是贵得要命地!

    想想纳征真是好计谋,至少能让母家不至于白养女儿十几年。^^君??子??堂??^^想想也是,所谓出嫁从夫,在古代,嫁出去的女儿就像泼出去的水;又所谓覆水难收,此时不趁机敲诈一般,岂不是对不住天地良心?看看历代纳征的礼物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民间多用饰、细帛等项为女行聘,谓之纳币,后演变为财礼。

    沈欢与王璇的事,已经像板上的钉子,难以改变了,因此这个纳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