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巨头 (第2/3页)
廊环绕,还有屏风画帘无数,一进上房,更是雕梁画栋,紫色檀木,古色古香,像进入了奢华之地。房子大小能容二三十人之多,临窗设座,靠近东边,入得座位,就能登高望远,外面一大建筑群壮观得很,延绵几里,起伏不定,令人心胸大是开阔起来!
“果然是个好去处!”沈欢的上司韩绛感叹不已,他家族殷实,物质无缺,锦衣玉食,奢华之物倒也是见多识广,一进此间,除了没有那些昂贵的古董之物来衬托外,其他装饰与布置,也别出新意,令他惊羡……
请来地诸人严格来说,分了三代人,沈欢十几岁,是最末地一代,其他欧阳等人又是一代,至于欧阳修虽然大了十岁于司马光等人,也可以说是一代吧。不过诸人同座,具体说来又只是两代人而已,欧阳修、司马光、韩绛资格最老,其他年轻一辈又是一个群体了。也许是长辈在场,年轻一辈比较谨慎,进来之后连话也不多说,也只有苏轼这个大嘴巴才毫无顾忌地一大通话。
上房里不像第一层那样对子多得另人指,只有区区一副而已,还是长联,不过这些流传到后世的千古名对,在这个对子还未达地时代,算得上千古罕见了。而“著者”沈欢在他们地眼中,又多了一项常人难以企及地才华!
“子贤,早就听说你对子无双,今日一见,果然如此!”苏轼再一次服气地感慨,指着正中的两根长柱子,又是佩服又是惭愧,喃喃念叨,“楼外是数百年锦绣,非道子一笔画不出;胸中有几千年历史,凭卢仝七碗茶引来。”
这副经沈欢改编过地对子再一次得到众人的赞叹,就是欧阳修,也再一次倾倒,拍着沈欢的肩膀夸赞几句。听得欧阳修这位老人的称赞,沈欢还没什么,倒是一旁的司马光笑了,既是欣慰,又有得意,本来也想赞那么几句,后来想想,说出口的还是告诫之意,让沈欢不要沉迷诗词对子小道,一心放到学问上来。当然,也只能稍微提点一句而已,今日喜庆,不是说教的日子。
几番折腾,众人终于入座了。座位安排也分开秩序,一帮长辈聚在一起,欧阳修正中,司马光、韩绛列分左右,接着才是一帮年轻人,苏轼侧坐韩绛一边,中间是欧阳等人,沈欢坐在司马光的下。桌子方型,因为不是饮宴,桌子并不是很大,因此几人围坐,倒也不显得拥挤。
“子贤,你朋友这家茶楼开张,使得你邀请我等过来,是不是这里的茶与众不同呢?”才一坐定,苏轼就迫不及待地追问了,他这张嘴,除了话多,还有就是爱好吃喝。
“确实不同常茶,等一下上来诸位就知道了!”沈欢笑着说道,“这种吃茶之法,还比较新奇,也许大家会不适应,不过区区敢说,今后一定会成为主流喝茶之法!”在后世,清茶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