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广告 (第2/3页)
茶”便是一例。说到茶,不能不让沈欢特别关注。在古代,物质匮乏,而茶对人体又有特别多地好处,古人也许不懂现代的某某维生素,但是对于人体需要的东西,还是比较关注的。因此茶与盐、酒都成为这个时代的朝廷财政支柱,大多官营。沈欢现在主管朝廷盐铁等东西,清查卷宗时当然了解这些情况。因此在给周季的技术清单中,茶也是一个研究项目。
在这个时代,喝茶的方法还不是后代那样的清茶,而是掺与其他东西的烹煮,比如说姜;而茶也不是像后世地茶叶,而是磨成粉末制成团茶,当然,现在也有一些散茶出现了,不过在味道上还不够纯正,因此想念后世清茶的沈欢让那些匠人们研究“炒青”的法子。
几个月时间,还真给这些可爱又有智慧的匠人们给鼓捣出炒青来了。当时周季来汇报的时候,沈欢禁不住激动,当即跑了过去,亲自试验一番后确定与记忆中地茶差不多了,才稳住心情,兑现承诺,给明成功地几位匠人了奖励,每人赏钱一百贯,也相当于他们大半年的薪俸了。
对于茶,在后世,沈欢喝过,但是那些传说中地纯正名茶却没有那个福分消受,因此谈不上品茗高手,不过对于那丝苦涩又清香的幽雅之味,一直颇为喜好,多方搜集,对于茶也不陌生。这次所炒之茶,因为茶大多是官营,也只能通过官府,从茶农那里亲自购买茶叶而已,毕竟一到市面上,即是经过加工的团茶了。
当然,茶是官营,也只是说从产地到出茶的那一道程序而已,这由官府管理,卖向市场,至于市场的茶商怎么经营,又是另一回事了,而且茶与盐、酒不同,后两者说得上是战略物资,管制太多;茶的限制相对来说要宽松得多,因此沈欢二话不说,又准备与周季开始经营他们的大业了。
经营茶,莫过于垄断销路,或者生产名牌产品,这两者沈欢的条件都没有达到,也就只能引领新的喝茶方法而已。那么,经营茶楼是一个不错的项目,自己炒青,销售清茶,精研技术,走品牌路线,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好在周季家本来是开酒楼的,对于这些经营比较熟悉,拿出钱来,在官员居住的大街附近买了一栋濒临破产的酒楼。这家酒楼因为路段颇好,年月又久,比周季家的那酒楼还要高上许多,大上几分,有三层之多,环绕一圈,倒有点圆柱的形状。要不是它的今代主人是个败家子,还真不容易拿到手。
经营地点的选择也颇为主要,对于清茶,这类东西并没有多少技术含量。难以像印刷机一样垄断技术,能办大,也不外是有了个新式喝茶的名头而已,因此必须选择经营对象。喝茶是一件幽雅的事,比狎妓要有趣得多,因此沈欢准备走品位路线。把达官贵人作为经营对象,形成口碑,谋取高利润,这也是把茶楼开在官员住宅区附近地原因。
茶楼一事从六月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