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发明 (第3/3页)
气味,喝惯了后世清茶的沈欢就快要吐了。炒茶,真是好东西呀,可以制造出来卖,也可以引领吃茶新法,何乐而不为呢!另外吃的还有盐,这几天总是看帐本,盐铁又是属于他管辖,当然清楚这东西有多赚钱,握笔的手凝住了,犹豫不已,晒盐好像没多少技术含量,而且如今地方也不适合晒制,好吧,留做撒手锏,以后如果不小心给贬到东南地区钓鱼再拿出来救命!
写了半天,一般常用的都列了出来。沈欢抬起头来,看到周季炯炯的目光,不由笑了,继续鼓捣时代的明:玻璃?说到这个就想哭,回到这个时代那么久了,屋子没有玻璃,昏暗得很,是他们这种读书人最大的恨事了。可玻璃制造得出来吗?貌似这个时代就鼓捣出一些琉璃而已。玻璃是哪些人明的了,欧洲人?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鼓捣的,而且保密技术特别厉害,一直与中国贸易,却让中国到了清朝后期才能生产玻璃!管他能不能制造吧,反正想到了,就疯一把吧,把记忆中用沙子烧制玻璃的法子给写下来。
好了,差不多了,看看还缺什么!又抬起头来,看见周季盯着纸上的东西,眼睛都直了,愣生生什么话都说不出来,得意地笑了,看吧,有了这些东西,想不成为大宋富都困难呀!
哎呀……竟然忘了这东西,水泥!玻璃与水泥,这可是一切穿越必备的技术!要致富,先修路,要想提高这个时代的水平,水泥也是不可或缺的东西。可水泥是怎么烧的呢?沈欢不由痛恨自己把好些化学知识都丢回给老师了,当年作为文科生,理科知识浅薄,上课也不认真,后悔末及呀!如果上天再给一次机会,一定……好吧,终于想到有石灰石的成分了,还是烧的!这个时代也有石灰了,材料应该不难找,至于成分比例如何――这不正是这帮工匠要做的事吗?
胡思乱想加异想天开,终于把大多用这个时代工艺就能制造的东西写下来了,满满好几张纸,吹干了墨迹,递给周季,等待对方的欢呼。
周季反应过来后才道:“子贤,你肯定你这些古怪的东西不是在写《山海经》之类的志怪小说?”
******************
说一下这章的设定:像这个酒,说明,当然是指高度白酒,书生手中的资料显示蒸馏法制酒有好几个年代的说法,有说汉唐就出现了,不过很多是推理出来的,比如说从作坊遗址或者酒杯上推理,这个有点笼统,也不确切;另外一个比较准确的说法是南北宋之交时期金国明的,这个有证据,因此书生采用此说,也就是说,本书背景,设定蒸馏白酒还没有出现。这点请诸位注意了。
另外炒茶一说,这东西应该很早就有了,唐代应该就出现过了,到了南宋有资料显示陆游家乡一带就是喝清茶的了,不过到这个时候应该都还不普及,大多地方与常用吃法还是下姜之类的东西煮来吃,因此设定背景炒青还没有出现,刚好可以给主角用一用,嘿嘿。
盐、酒、茶,在宋代,是暴利的行业,大多官营,大家看《宋史?食货志》就知道了,单是这个盐,就写了好几卷的篇幅,因此产量的缘故,往往供不应求。恩,这点下面章节将出现相关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