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四章 名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十四章 名利 (第2/3页)

旋律变化而已,到底何指,想来是一窍不通的!因此,沈欢认为,如有精通音律之人能在乐器方面与歌词方面加以改良,唱出朗朗上口万人传唱之歌,那才不枉此生!如今沈某已聚集了几个这方面的人才,若杨兄能加入进来共襄盛举,千年之后,依然为他人所颂,青史留名,亦是一大丈夫,此刻又何必在乎他人有什么看法呢!”

    青史留名?杨信心中一动,如真能如此,正如沈欢所说,才不枉此生,不过还是有点顾虑:“可是……沈兄,要杨某与青楼女子……也真是太为难了!”

    沈欢正色道:“杨兄,沈某如今所请两女虽沦落风尘,却是卖艺不卖身之人,才学高,特别是音律,若与杨兄切磋,想必都有助益!再说若实在顾虑,沈某也可以给她们买断贱籍,到时亦是清白之身。”

    杨信神色大动,看来给说服了大半。沈欢心里不禁欢喜,一大通下来,全以名望诱之,不怕对方不心动。名利名利,世间之人,千载以下,又有几人能逃脱得出这两个字的窠臼?杨信家财万贯,以利难动,沈欢察言观色,尽以名说之,如今看来大起效用。

    正了正脸色,沈欢严肃地道:“杨兄,做大事之人必有大毅力,若连这个世俗看法都克服不了,谈何留名千古。子期不过民间一樵夫,伯牙雅博之士,亦能引其为知音,最后更能以大毅力弃琴绝艺,终成千古佳话。前辈如此,杨兄难道就不能媲美于后?”

    “这个……”杨信还是比较谨慎。

    沈欢见状觉得该拿点真材实料出来了,不然对方总在犹豫,难以信服,赶忙说道:“杨兄是怕未能成功么?还请杨兄放心,音乐一事,沈某虽不通多少乐器,不过对民间之风亦是颇为喜好,多年采集,倒也谱就几曲,想必不会让杨兄失望。杨兄若是不信,待沈某以歌唱之,如何?”

    “当真?”杨信大是怀疑,“民风之歌?”

    “当能让杨兄耳目一新!”沈欢笑呵呵说道,心里乐了,看来又到剽窃时刻了,清了清嗓子,张口就唱了起来,“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记今朝……清风笑,竟惹寂寥,豪情还剩一襟晚照……”

    清唱版本的《沧海一声笑》从沈欢口中震撼而出,虽然他的歌喉不怎样,好在当年喜欢此曲,倒也能不差曲调地唱出来。这个号称粤语最高水平的歌曲,也有国语版,沈欢唱来,倒也有几分民间俚语的成分。

    “果然是能令人朗朗上口的歌曲!”杨信震惊不已,“沈兄,这就是你们创作出来的么?”

    沈欢毫不惭愧地道:“不错,正是采集民风所作,沈某这样的曲作还有不少,只待杨兄加盟加以改造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