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三章 杨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六十三章 杨信 (第3/3页)

子贤?写‘高处不胜寒’的沈子贤?”

    “正是在下。冒昧来访,还请见谅!”沈欢客套着说道。

    杨信请他在对面坐下,闻言微笑道:“沈兄词曲,杨某早已烂熟于心,今日能得一见,亦是幸甚!沈兄所至寒舍,所为何事?”

    沈欢一愣,对方这么直接?客套话才说了一半呢,自己还有许多赞誉之词没有说完,就提正事了?

    “哈哈!”沈欢掩饰一笑,“没想到杨兄是如此干脆之人!”

    杨信淡淡一笑,刚才的客气已经不复再见,恢复了平常的淡然,甚至是漠然,道:“杨某七岁练琴,至今已有十三载,每日练之四个时辰,夜以继日,从未断辍,才有小得;某立志献身于音律之中,心无他事,不愿俗事缠身,因此做事为人都是很直接,如有怠慢,还请沈兄多多包涵。”

    沈欢愕然,心里有点虚了,人家练艺十几年,勤奋无比,他今日还有把握说服人家?又凭什么说服人家?微微一叹,道:“杨兄,小弟今日前来,倒也与音律有关。”

    “哦?”杨信疑惑看向对方,“杨某于古今名曲之中,最歆羡高山流水之故事,常恨伯牙子期已绝,再也未有山水之志,实乃平生撼事,难不成沈兄要做杨某的钟子期?”

    对方所说高山流水的故事,沈欢倒也了解: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曰:“善哉,子之心与吾同。”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断弦终身不弹,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沈欢有点窘然了,若靠些后世音乐知识忽悠人倒是易事,于古代音乐,他才来这里两三年,实在没有深入钻研,能区分出是什么曲调就已经不错了,更不用说做什么伯牙知音的子期了!

    “杨兄太过抬举沈某了!”沈欢岔开话题,“沈某今日过来,却是另有要事与杨兄相商!”接着不待人家拒绝,率先把他向如怡姑娘说的有关音乐的理论详细道出,末了说明请人家出山的来意。

    “沈兄的意思是要杨某去唱什么曲子?”杨信疑惑一问。

    “正是!”

    杨信倏地勃然变色,怒道:“沈子贤,你安敢欺杨某耶?”

    *****************

    仕途从上传至今,整整两个月了,六十天,更新从未断过。30多万字,平均大概每天五千字。早已符合上架收藏条件,不过温和类书比较慢,因此决定继续更新公众版,大概再更半个月吧,到时请大家继续支持。本书说是仕途,其实另外一条线是文艺方面的事,主角既然设定为文人身份,回到北宋中期若不成为文化巨人,还真有点说不过去。仕途只是一个保障而已,毕竟要想时代改变,就先变革思想。再写两三章,就到科举了,主角也将做官,真正的仕途来临了!请大家继续支持吧。这几天不小心感冒了,头痛,码起字来貌似有点混乱,请大家海涵。谢谢。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