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进入学院 (第2/3页)
。但锦衣卫抓人多是扑风捉影,事实不清,有时仅仅是姓名差不多,锦衣卫就去抓人。锦衣卫抓人后,先不带回衙门,而是找一处空的庙宇,将人毒打一番,名曰“打桩”,被抓的人必须将自己的钱财贡献出来向他们行贿,钱少了,这些小特务自己留着,钱多了,小特务就与大特务平分。
但是被抓的人钱财不多或者不能满足这些特务们的需要,即使花了钱也还是要被带回特务机构百般拷打,在屈打成招后,再送到司法机构。由于锦衣卫这样的特务机构深受皇帝重视,地方司法机构根本不敢对他们说不,所以明知许多人是被冤枉的,也不敢纠正。被冤屈的人最后落个人财两空,甚至还搭上无辜的性命。东厂也是明朝的特务机构之一,他们的服饰非常显眼,让人一眼就可以认出。东西厂均由一个提督负责,由宦官担任,主持东厂的太监被厂内的人称为“督主”或者“厂公”,他的底下设掌刑千户一名,理刑百户一名,这两个人都是从锦衣卫选拔过来的。再下面是掌班、领班、司房四十多人,分为子丑寅卯十二颗,颗管事戴圆帽,着皂靴,穿褐衫。
其余的人靴帽相同,但穿直身。实际在外面侦察缉访的是役长和番役,役长又叫“档头”,共有00多人,也分子丑寅卯十二颗,一律戴尖帽,着白皮靴,穿褐色衣服,系小绦。役长各统帅番役数名,番役又叫“番子”,又叫“干事”,这些人也是由锦衣卫挑选的精干分子组成。所以,当身穿东厂服装或锦衣卫服装的人出现时,老百姓与当地的地方官都躲得远远的,生怕被这些人找茬抓起来。明代宦官设有许多衙门,主要有:十二监、四司、八局,总称二十四衙门,其司礼监是明代宦官二十四衙门的首席衙门,是明代特务机关最高指挥机关。
东厂特务直接受皇帝指挥,派去主持东厂的宦官都是皇帝的亲信,颁发的关防比起其他宦官衙门也有权威的多,其他宦官的奉差关防都是“某处内官关防”几个字,惟独东厂的篆是“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太监关防”。东厂除侦察京师官民外,连锦衣卫也在侦察范围之内。由于东厂还要负责调查全国各地的情况,临时派遣的特务最为广泛,派出去的宦官或去监督军队,叫做监军;或去征收税赋,叫做税监;还有提督京营,监督仓场,采办货物等,遍于全国各地,全都负有侦缉的责任。
三厂的危害比起锦衣卫尤甚。首先,他们的职权在锦衣卫之上,权大为非作歹起来危害也就越大。再加上掌权的都是些身体和人格上都不健全的太监,行事之乖张酷烈也就可想而知。有人说太监阴毒是因为“女性化”,其实不是这样,这完全是华夏数千年男尊女卑思想的流毒。太监阴毒是因为被人为的压制了本性,就是变态。男人女性化会变态,女人男性化又何尝不会?东西厂自己拥有司法,审判,执行的权力,不受任何部门制约,直接对皇帝负责,令普通百姓和官员谈虎色变。
而这一方法的弊病也显而易见,庞大的机构只有皇帝一个人可以直接控制,显然无法面面俱到。在忠实执行了皇帝下达的任务之外这些位高权重的特务的作为根本没有人可以制约,皇帝也不可能事无巨细事必躬亲,也就无法杜绝公报私仇以权谋私等等行为的产生。事实上明朝的皇帝对自己这些爪牙的胡作非为基本上是不闻不问的。
好比有人养了一条恶狗,用的时候就让他看家护院或者去攻击对手,不用时候就放出去让他自己觅食,会不会乱咬人他是不管的,何况厂卫特务远远不是一条狗这么简单,堪比豺狼虎豹。大汉帝国的锦衣卫编制架构基本沿习明朝,只作了一些小的修改。比如锦衣卫在国内大多数时候只拥有监察权,种种残酷手段基本上只能对开外,不能对内,如果某要对内的话,必须用“密折”通知皇帝,皇帝同意之后方可实行。基本上去除了锦衣卫的弊病,能控制和发展锦衣卫的也不只杨亦一个人,皇后、皇贵妃也是有权参与锦衣卫发展运作的。只不过她们的权力都是杨亦给的,杨亦一句话就能够收回控制权。锦衣卫的成员以汉人为主,其它种族的人为辅,而且其它种族的都不能进入锦衣卫的核心。
而东西厂恰恰相反,东西厂的汉人比较少,只起到控制作用,大部分成员由一些大陆上的罪犯或是反社会、反种族者组成。东西厂虽然拥有着特务机构称号,但干的活基本与黑手党和恐怖组织没有什么区别。东西厂不具备锦衣卫的一些特权,凡是大汉帝国的势力范围,东西厂都必须退避三舍,不得在大汉帝国势力范围内活动。东西厂就是杨亦养在大陆上的一条狼狗,专门用来咬人的暗杀、非法买卖、策划进行恐怖活动等等,东西厂几乎样样都要做。改编后的《葵花宝典》是他们的重要修炼教材之一。另外,凡是锦衣卫或是东西厂的成员,每人都有一本《流氓无赖强盗培训教材》,里面列举了无数卑鄙、无耻、下流的做法。为锦衣卫和东西厂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果子的成熟,树叶开始变黄;跟着果子一起掉下来的,是片片的黄叶。于是,又到了红叶秋风的时节,遍地是黄色的叶子,大地变成了金黄色的世界。美如童话,美如梦境。在阵阵秋风催促下,树叶匆匆落尽,只剩下干枯瘦削,呈棕黑色树枝。风吹来时,再不像夏日那样摇曳生姿,只是生硬地弹动几下,树干巍然屹立,摆出一副严峻的姿态来迎接霜雪的挑战。在人们脚下叹息着的枯枝败叶,低声宣告了冬的来临。鸟儿失去了徜徉的兴致,追逐在人前人后,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