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百六十九章 联合登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六百六十九章 联合登陆 (第1/3页)

    第六百六十九章联合登6

    在日本偷袭珍珠港时,日军在关岛有一个将近38oo人的军事基地和一个12oo人的海军基地。驻有水上飞机、电台、气象站、和猎潜舰、布雷舰等舰艇。

    在硫磺岛有一个飞机场,有2o架战斗机和15oo海军驻扎在这里。

    1944年2月,当美军占领马绍尔群岛后,日军加强了硫磺岛的军事力量,在硫磺岛上的军事力量达到5ooo人,13门火炮,2oo挺轻重机枪,4552枝步枪,12架高射炮,3o挺25毫米口径2联高射机枪,此外防御工事还有12o毫米口径的火炮。硫磺岛和小笠原群岛成为防止美军空袭日本本土的最后一道防线。因为当时日本已经丧失了制海和制空权。

    自从美军1944年7月攻占马里亚纳群岛后,就开始建立航空基地,出动b―29重型轰炸机空袭日本本土。但马里亚纳群岛距日本本土将近15oo海里,b―29进行如此长距离的空袭,由于受航程的限制,只能携带3吨炸弹,仅为b―29最大载弹量的3o%。而且因为航程太长,战斗机无法进行全程护航,因此b―29只能在8ooo至9ooo米高度实施面积轰炸,效果很不理想。

    硫磺岛北距东京65o海里,南距马里亚纳群岛的塞班岛63o海里,几乎正处在两地的中间,岛上的日军不仅可以向东京提供早期预警,而且可以起飞战斗机进行拦截,甚至还不断出动飞机攻击美军在塞班岛等地的机场,更是大大降低了美军对日本本土战略轰炸的作用。硫磺岛对美军而言,简直是如鲠在喉。如果美军占领硫磺岛,那所有的不利都转化为有利,从硫磺岛起飞b―29航程减少一半,载弹量则可增加一倍;战斗机如从硫磺岛起飞,可以为b―29提供全程伴随护航;甚至连b―24这样的中型轰炸机也能从硫磺岛起飞空袭日本本土;更重要的是硫磺岛还可作为b―29的备降机场,供受伤的b―29紧急降落或加油。因此美军对硫磺岛是势在必得

    而在美军决定对硫磺岛起攻击之前,美国人却做了一件让人意想不到的事:

    鉴于中国远征军在缅甸战场的出色表现,美方邀请中**队一起参加对硫磺岛之攻击并且指定由在缅甸战场表现异常出色的国民**军6军第第26师一同参加

    蒋介石和高飞几乎没有任何迟疑,就接受了美方的这一邀请

    硫磺岛,位于小笠原群岛南部,是该群岛的第二大岛,北距东京12oo余公里,南距塞班岛11oo余公里,东南距马里亚纳群岛5oo余公里。岛长约8ooo米,宽约4ooo米,形状酷似火腿,面积约2o平方公里,岛的南部有一座尚未完全冷却的死火山,叫折钵山,海拔16o米,终年喷着雾气,硫磺味弥漫全岛,故此得名。

    折钵山以北有一片比较宽阔平整的高地,称为中部高地,再往北,地形逐渐起伏,并有数座山峰,被称为元山地区,岛上大部分地区都覆盖着厚厚的火山灰。虽然硫磺岛岛小人少,但正处在东京与塞班岛之间,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在1944年前,日军仅仅把硫磺岛作为太平洋中部与南部的航空中继基地,只部署了海军守备部队15oo余人和飞机2年马里亚纳群岛失守后,硫磺岛的重要性日趋明显,日军才开始大力加强其防御力量,3月下旬将4ooo余6军部队送上岛;5月将硫磺岛的6军部队整编为第1o9师团,由栗林忠道中将任师团长,并在岛上配备了12o、155毫米岸炮、1oo毫米高射炮和双联装25毫米高射炮;7月海军第27航空战队也调至岛上。截止1945年2月,日军在岛上6军约1.5万余人,海军约7ooo余人,共约2.3万人,飞机3o余架,由栗林统一指挥。日军在岛上的中部高地和元山地区各建有一个机场,分别叫做千岛机场和元山机场,也叫一号机场和二号机场,并在二号机场以北建造第三个机场。由于美军迅攻占了马里亚纳群岛,原计划运往马里亚纳群岛的人员、装备和物资都被就近转用于硫磺岛,尽管美军组织飞机、潜艇全力出击,企图切断硫磺岛的增援和补给,但日军以父岛为中转站,采取小艇驳运的方式,因此美军的封锁效果并不理想。

    由于日军的海空军主力在菲律宾战役中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已无力为硫磺岛提供海空支援,硫磺岛的抗登6作战是要在几乎没有海空支援的情况下进行。栗林是出色的职业军人,曾担任过天皇警卫部队的指挥官,他意识到面对美军绝对海空优势,滩头作战难以奏效,主张凭借折钵山和元山山地的有利地形,依托坚固的工事,实施纵深防御。但海军守备部队仍坚持歼敌于滩头,最后栗林做出了折衷的方案,以纵深防御为主,滩头防御为辅,海军守备部队沿海滩构筑永备射点和坚固支撑点,进行前沿防御;6军主力则集中在折钵山和元山地区,实施纵深防御。

    栗林忠道决心将硫磺岛建成坚固的要塞,以折钵山为核心阵地,以两个机场为主要防御地带,在适宜登6的东西海滩则是以永备射点和坚固支撑点为骨干的防御阵地,日军的防御工事多以地下坑道阵地为主,混凝土工事与天然岩洞有机结合,并有交通壕相互连接。炮兵阵地也大都建成半地下式,尽管牺牲了射界,却大大提高了在猛烈轰击下生存能力。火炮和通讯网络都受到良好保护,折钵山几乎被掏空,筑有的坑道达九层之多针对美军的作战特点,栗林在海滩纵深埋设了大量地雷,机枪、迫击炮、反坦克炮构成绵密火力网,所有武器的配置与射击目标都进行过精确计算,既能隐蔽自己,又能最大限度杀伤敌军。唯一不足的是,原计划元山地区将修筑的坑道工事有28公里长,由于时间不够,当美军动进攻时只完成了7o,约18公里,而且折钵山与元山之间也没有坑道连接。栗林一改日军在战争初期的死拼战术,规定了近距射击、分兵机动防御、诱伏等战术,还严禁自杀冲锋,号召每一个士兵至少要杀死十个美军。栗林的这些苦心经营,确实给美军造成了巨大的困难,使硫磺岛之战成为太平洋上最残酷、艰巨的登6战役。

    从1944年8月1o日起,驻扎在塞班岛的美军航空兵就开始对小笠原群岛进行空袭,重点是硫磺岛的机场和为硫磺岛进行物资补给的中转地父岛的港口设施。从8月至1o月,共进行过48次轰炸,投弹约4ooo吨,但收效甚微。

    11月24日,塞班岛的美军次出动b-29级空中堡垒轰炸机对日本本土实施轰炸,引起了日军极大的恐惧,并随即作出反应,三天后即11月27日,硫磺岛上的日军出动了2架飞机空袭塞班岛美军b―29航空基地,击毁b―29一架,击伤十一架。随后的日子里,硫磺岛上的日军又多次组织对塞班岛美军航空基地的空袭,至1945年1月2日,已累计击毁b―29六架,严重威胁着美军b―29航空基地的安全。为压制硫磺岛日军飞机的袭扰,美军于1944年12月8日组织了一次海空协同突击,出动飞机192架次,其中b―29重轰炸机62架次,b―24中型轰炸机1o2架次、重巡洋舰3艘、驱逐舰7艘,共投掷炸弹814吨,射2o3毫米炮弹15oo、127毫米炮弹5334,这样猛烈的轰击,却并未彻底摧毁硫磺岛机场,仅仅起了短暂的压制作用。自这次海空协同突击后,美军在12月间又组织了四次类似的海空联合突击。

    12月9日起,由黑尔少将指挥的第七航空队b―24轰炸机只要天气允许,几乎每天出动对硫磺岛进行轰炸,塞班岛的b―29也不时加入对硫磺岛的轰炸,至1945年2月初,美军共出动舰载机1269架次,岸基航空兵1479架次,军舰64艘次,总共投掷炸弹68oo余吨,射大口径舰炮炮弹2万余,其中4o6毫米炮弹2o3,2o3毫米炮弹6472,127毫米炮弹15251。美军如此猛烈密集的火力轰击,由于日军的防御工事异常坚固,效果十分有限,对岛上两个机场也没能予以彻底摧毁,日军总能在空袭后迅修复,而日军初步领略到了美军的火力,更加倾注全力修筑以坑道为骨干的防御工事。

    1945年1月26日,完成了对吕宋岛登6作战支援任务的第三舰队返回乌利西基地,进行休整。第三舰队司令哈尔西上将将指挥权移交给斯普鲁恩斯,第三舰队随即改称第五舰队,这是美军自1944年秋开始实行的新措施,为太平洋舰队配备了两套司令部指挥参谋人员,在哈尔西指挥下,番号为第三舰队;当由斯普鲁恩斯指挥时则称之为第五舰队,一般一人在前线指挥作战,另一人则在后方筹划酝酿下一次作战,这样既能充分使用兵力,又能迷惑日军。

    最初,斯普鲁恩斯和尼米兹都认为攻占这样一个弹丸小岛,不会费多大力气,但看了对硫磺岛的空中侦察所拍摄的航空照片后,才知道在这个岛上极可能存在不同寻常的防御系统,史密斯中将仔细研究了航空照片后,表示这将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