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战九江 (第3/3页)
,投进了日本的怀抱。另外,选择武汉作为下一步作战目标,是因为武汉在长江边,便于举行海陆空三军立体作战,能充分挥日本战舰的威力,也便于沿长江水路对大部队进行后勤补给。也就是说,粮食、弹yao在日本长崎上了船,几天工夫就可以直接到达武汉。
烟俊六还向他介绍,投入武汉战役的日本陆海空军近4o万官兵,同时,大本营为配合武汉作战,向中国增兵4o万,增拨作战费用32.5亿日元。
烟俊六介绍完情况,拍拍冈村宁次的肩膀说:“进攻武汉说起来两个军,第二军从合féi经大别山向武汉进攻,绕道走远路,途中必然遇到中**队的阻击。走大别山的这一路行军步子慢,我不指望他们有多大贡献,我的意图是牵制中国人的兵力,进攻武汉的实际cao刀手是你,希望你不辜负天皇对你的信任。”
冈村宁次说话谨慎,没有拍xiong脯下保证,只是耸耸肩说道:“让我试试吧,不行另请高明。”
其实,在他的内心深处,虽然知道中**队在武汉有12o个师,11o余万兵力,相当于进攻武汉日军兵力的三倍。而且,武汉外围地形恶劣,加上天气炎热,这一仗不是好打的。可是,不可一世的他,根本不把中**队放在眼里,他有必胜的信念。
几天以后,冈村宁次来到彭泽,他先用一周时间熟悉双方情况和地形,尔后又用一周时间制定作战计划,他准备起用bo田支队作为进攻九江的尖刀部队。
bo田支队的实力相当于日军的一个旅团,而支队长bo田重一的军衔却比一般旅团长的少将衔还高一级,他是中将支队长。bo田支队的成员大部分是台湾人。甲午战争后,中国在黄海大战中败在日本人手里,美丽的宝岛割让给了日本,台湾成了日本的“领土”,台湾人也成了天皇的“臣民”,许多台湾人起了日本名字,bo田支队的官兵习惯了台湾的ya热带气候,武汉又是出了名的火炉。因此,冈村宁次认为,选择bo田支队进攻武汉,是最理想的选择。
冈村宁次同bo田俩人密商了三天,决定对九江采取偷袭。
7月22日晚上,大约**点钟时,夜sè如墨,微微细风,九江城内的第二兵团指挥部,张奎正在同房东王老汉下棋。走了没几步,张奎便听到窗外的雨声,心里不觉烦躁起来,他推开棋盘,站起来走到mén口,只见mén外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不觉自语道:“这鬼天气,真是糟糕透了,鬼子就是进了九江城,恐怕我们还不知道呢。”想到这里,他实在不放心,便拿起电话,与第十八军军长黄维通话。叮嘱他说,“今晚天气恶劣,要提高警惕,防备敌人进攻。尤其是姑塘第十一师,要加强值班。”最后还强调说,“彭善师长今晚不能上netbsp;半夜,狂风大作,长江及鄱阳湖的水面上,bo涛怒吼,搅海翻江。1ang涛声、风声淹没了日军数十艘军舰的马达声。bo田支队迅在姑塘登陆。守军哨兵现后鸣枪报警,等部队起netg,日军已冲到了营房前。张奎急令第十一师反击,同时命令第十五师、第一一八师增援,务必于拂晓前将bo田支队赶下湖。
天亮了,张奎满以为日军已被赶下了湖,谁知他拿起望远镜一看,竟被吓得呆若木jī般愣在那里。映入他眼帘的是日军的几十架飞机轮番地轰炸,湖面上净是日军的军舰,增援的两个师被炮火拦在半路。第十一师孤军奋战,被bo田支队撵得四处逃散
张奎急调四个师增援,却如泥牛入海无济于事。24、25日两天,反击失败。25日晚上,bo田支队和第一o六师团蜂拥攻入九江城。
蒋介石对日军在九江登陆十分气愤,连下了三道命令,要张奎夺回九江。张奎是进是退决心难下,他手中的预备队第四军,在北伐攻打汀泗桥、贺胜桥时,被誉为“铁军”。这是他起家的老本,他估计敌人攻势太猛,第四军拉上去恐拍也难以扭转乾坤。前思后想,他决定不做血本无归的事,如果部队拼光了,以后还凭什么来打持久战?权衡再三,再三权衡,张奎做出决定,不能进只能退。
26日晚,张奎一声令下,中**队全线向牛头山、金官桥、十里等地转移。
九江陷落,对蒋介石是个巨大的打击。他没想到九江会这么快落入敌手,以后在多次会议上,只要一有机会,他就大骂特骂张奎,就差没把他的祖宗八代都骂出来。接着,下令由第二兵团司令薛岳接替张奎的职务,让张奎靠边站。
冈村宁次拿下九江,没再继续追击。原因是他的部队普遍得了霍1uan,冈村宁次迁怒于中国的老百姓,下令在九江城内捉拿染病的人。遵照他的命令,九江所有生病的老百姓统统被抓去活埋,无一幸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