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四十九章 调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百四十九章 调防 (第3/3页)

1927年蒋介石下野后曾与土féi原会面,领教过这位日本同学的狂妄、yīn险和狠毒。由于土féi原领导的满洲特务机关日愈成为国民政fǔ的心腹大患,蒋介石密示戴笠:“严防此贼,伺机除之”,只是因为日本人防范严密,戴笠未有机会下手。令蒋介石始终费解的是,日本天皇何以御批特务头子当师团长,这不是等于派陆地人员指挥驱逐舰吗?蒋介石相信自己再专断也不会糊涂到派戴笠去前线指挥打仗。

    作战室里已经聚集着一群高级将领,他们个个面sè凝重屏息敛气,很显然敌人长途偷袭的情报令他们深感震惊和意外。本来日军占领徐州后已经停止前进,前线呈现两军对峙的平静局面来,但是土féi原的铤而走险却如石击水,令本已明朗的局势变得扑朔mí离。蒋介石缓缓扫视众人说:你们都说说,土féi原这个动作意味着什么?

    何应钦答:总参谋部认为,这说明华北派遣军不甘心与我军对峙,寺内寿一要不顾一切在薛岳兵团背后打进一颗棋子,强行切断陇海铁路,然后bī我军决战中原。土féi原就是这颗不自量力的棋子。

    军政部长陈诚大声说道:日军表面上占领华北广大地区,但是兵力十分空虚,在此背景下土féi原师团再次犯下孤军深入的兵家大忌,卑职以为这正是我军一个难得战机,应集中兵力聚而歼之。

    副总长白崇禧则进一步指出,去年我军制定“北方阻击,南方出击”的战略方针已经奏效,避免在华北战场与敌决战。而第十四师团自华北登陆以来没有打过像样的硬仗,土féi原又为非职业军人出身,难以对我军战力作出正确判断,所以现在到了让敌人加倍付出代价的时候了。

    蒋介石仔细倾听将领言。

    中原战区风云突变,看来华北派遣军根本不打算服从东京大本营那个“不得扩大战面”的命令,寺内寿一的战争野心像匹脱缰野马,他要自行其是地行动,独自攻占中原甚至武汉。蒋介石在心里蔑视敌人,但是脸上并没有表现出来。委员长口气平静地询问白崇禧:土féi原区区一个师团竟敢单独冒进,深入我中原战区腹地,难道他不怕被我军一口吃掉吗?

    白崇禧答道:“自抗战以来,敌人以师团为单位的作战格局已经形成,他们狂妄地认为我军绝无击破或者全歼其一个师团的战力。仅以土féi原第十四师团为例,该敌人长驱直入华北各省达数千公里,并未遭遇大规模战斗和重创,卑职认为我军反击的战机即存在于此。”

    蒋介石微微颔,若有所思。在各省地方军队中,他最赏识的将领莫过于眼前这个被称作“xiao诸葛”的白崇禧。

    蒋介石又问道:“若我军未能吃掉土féi原,当如何?”

    白崇禧稍一思忖答道:“那就坚决将其击破或者赶过黄河,消除中原心腹大患。”

    蒋介石背着手离开座位,他感到自己内心正在被某种东西,准确说是被一种取胜的yù望和jī情涨满。如果说在抗日战场上委员长迫切需要一场胜利来“以战bī和”,遏止日本人攻势变被动为主动的话,那么在党内政治斗争中他同样急需一场鼓舞人心的重大胜利来渡过信任危机,巩固统治地位,给汪jīng卫和所有反对派迎头痛击。所以中原这一仗的重大意义不仅仅在军事上,更是一场政治仗,不仅要打,而且必须取胜。

    委员长转过身来,厉声宣布说道:“总参谋部马上制定豫东作战方案我要求你们,调集jīng兵强将,坚决全歼这个送上mén来的土féi原师团”

    对亲日派领袖汪jīng卫来说,1938年net季的日子注定不大好过,因为反复无常的天气和动dang不宁的形势都令他身心备受折磨。

    chao湿天气最易引枪伤,因此汪副总裁往往要靠止痛yao来坚持工作和同病痛作斗争。枪伤是一位神秘刺客的礼物,曾经以行刺满清摄政王誉满天下的**志士汪jīng卫不幸也为刺客所刺,真乃天下一大奇闻。

    抗战前夕的1935年,国民党召开中央全会,一个假扮记者的爱国青年突然连shè数枪,汪jīng卫当场血溅中央大礼堂。虽然后来汪jīng卫经抢救大难不死,但是多年之后最终还是这个陈旧枪伤要了他的命。尽管有关刺客身份动机以及幕后指使的谜底始终mí雾重重,然而汪jīng卫心里明白,他的亲日派主张和言论就是招来杀身之祸的根源。

    遇刺后的汪jīng卫表面有所收敛,实则却把亲日言论加紧付诸实施。据战后披1ù文件表明,起初蒋介石对于在香港秘密进行的中日和谈暗中控制,谈判代表必须分别向蒋、汪进行汇报,只是到了后来形势变化,蒋介石穷于应对战争,党内大权旁落,谈判渠道遂逐渐为汪jīng卫所控制,才有了后来的高宗武秘密访日、上海“重光堂会谈”和轰动一时的汪jīng卫出走事件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