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会战部署 (第2/3页)
。纵使敌军一部先行登陆,务必迅速围攻而歼灭之,不使后续兵团借此以为安全登陆之掩护。此为作战指导上之第二要义。必要时,在指定地区之范围内扼要固守,绝对限制敌军之进展,运用机动部队而歼灭之,以确保我**南、北两战场作战连系之中枢。”
在那停顿了会,徐祖诒继续说道:
“徐州会战,目前已经进入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的主要任务为:
守备黄河南岸之第一线兵团,直接守备黄河两岸,置重点于济南及其以西地区,分置有力之预备队于济南、泰安附近,并于黄河固守河岸,不得已时应确保直后方各要点,勿使敌扩大区域或威胁我主力之侧背。
守备海岸之第一线兵团,连接守备海岸各要点,阻止敌之登陆,并置有力之预备队于诸城、日照、东海间地区,以机动策应海岸直接守备部队,挫折敌登陆企图。敌已登陆时,亦须固守既设工事线,竭力阻止敌之发展
是第二线兵团位于徐州附近,添筑徐州附近国防工事,并准备利用津浦、陇海两线,应援第一线兵团之作战”
身为口子岭大捷的英雄,高飞也有幸参加了这一次第五战区最高级别军事长官会议。听着徐祖诒在上面做着作战部署,高飞的心里对未来的走势非常清楚。
此时,日本参谋本部虽然制订了“对华消极持久作战”的战略方针,准备在整顿、补充及扩大军事实力后再发动大规模进攻,“尔后转为彻底的收缩态势”,并规定了占领地区的限制:
“华北方面,黄河以北及山东大部;华中方面,芜湖、杭州以东的江南”。
但侵华日军对胜利存在盲目的骄傲情绪。特别是侵华日军当局的高级将领因迅速攻占南京及不战而占领山东,认为以现有兵力即可战败中**队、迫使国民政府屈服。同时不满参谋本部的决定。如华中方面军在攻占南京之后,仍根据进攻南京时得到的“可以一部在扬子江左岸要地作战”的指示,占领了滁县、来安、**、全椒及扬州等地,并企图以两个师团的兵力沿津浦路北进,以配合华北日军在山东的作战。
日本大本营认为准备尚未充分,兵力本已不足,若再扩大战场,则兵力更形分散,对尔后作战不利,故未予批准。
可是侵华日军当局置大本营的指令于不顾,上海派遣军仍命令第13师团向凤阳、蚌埠进攻。
华北方面军自1937年“年底以来,曾多次向大本营提出为使华北、华中连结起来进行徐州作战以及对武汉之敌施加威压、从而占领黄河南岸据点(郑州、开封等)的重要性”;1938年2月初,“从军自卫观点出发”,又提出了向徐州方向进攻的要求。
日本大本营以前述相同的理由,复电指出:“不要被敌yin*导致战局扩大、兵力被牵制而妨害国家全面整理整顿按大本营既定方针,绝对不能批准。”
但日本第2军仍然下达了向大运河进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