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十九章 退 (第2/3页)
数量俱都要远远高于汉军,也不能改变这样的一个事实。大汉北军精锐数十年的艰辛巾练,并不是黄巾军一时的血气之勇所能够抹平的。
可问题就出在这儿了,除却董卓嫡系骑兵之外,那些数量占绝对多数的洛阳北军虽说名义上是归属于董卓这个翼州军统帅,南中郎将管辖。可实际上这些选自三河之地,京畿之所的贵胄子弟,根本就不卖董卓这个边郡太守,宦官党人的面子,现在的董卓可不是后来权倾朝野的太师董卓。
在这些三河子弟看来,这区区西凉荒蛮之地的太守董卓董胖子又算啥子玩意儿,凭什么坐上原本应该由大儒卢植坐的位子。
哪怕是出身于北军的右中郎将张煜都比这厮有资格坐上这翼州军主帅的位子。
须知这些洛阳北军自出生以来都是生活在京畿地区,乃是正儿八经的天子亲卫,饱受大汉清流风气的影响。心气极高,真个是无比鄙视董卓这个号称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稀烂家伙。堂堂一男儿,竟投靠那些没懒蛋的家伙升官财,实在是很不受这些血性军人的待见。
再加上此前董卓坐视数万北军袍泽被黄巾军屠杀而不理的无情举动。更是让这剩下的十余万北军对董卓的感官降至冰点。在现在这个时候。别说听从董卓命令了,没有闹出哗变,就已经是不幸之中的万幸了。
没有这十余万北军官军的支持。仅靠着三千丧胆骑兵,哪怕董卓再是不甘,也只得强忍着,默默领军退出战场。
如果说董卓能够断然下定决心退出战场还能算是有些英雄气概的话。但其在撤退之前所下达的军令。却又实实在在的让人感受到了此人的冷血手腕。为了他的利益,即便是让这十余万事关大汉兴衰的北军就此毁于一旦也在所不惜。
“罢了,此番就依了你们这些无胆匹夫。给咱家传令下去,洛阳北军原地驻扎,守护军营插重以等待援兵,亦可坚守三日后归于洛阳。西凉军诸将并三千铁骑,时刻护卫于老夫身侧,随老夫回转西凉,调军再战!”见着一整圈围在自己身边劝慰着的武将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