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欲求先舍 (第2/3页)
一处的手抬看看皇朝那郑重的神情那决无悔改的眸光这一刻似想笑却又似想哭最后却只是呆呆的站着呆呆的看着任那手暖着那手任那令冷着那手心。
“夜深了公主也该休息了朝告辞。”皇朝松开手转身离去走至门口忽又回“我们会不会相扶相助至白?”话音落时却也不等答语淡淡一笑启门而去。
皇朝离去后房中格外的静寂垂看着手中的玄尊令华纯然微微一笑“我以我所有的换你你说值不值呢?”话落时一滴清泪滴下落在那沁凉的墨令上心头是那样的空寂空得如万物不生的幽谷寂得如万物俱逝的荒原这泪是如何落下的?这泪是为什么而落?
仁已十七年的四月至六月对于风国来说这期间生了很多的事先王去逝新王继位华国入侵女王亲战至五月底风、华两国达成和约平息外事。
战后归国的女王竟一改昔日国人眼中瀛弱之态。
朝堂之上端严冷肃精明沉着且言词犀利毫不容情。前王遗下之旧臣稍有差错不是革职查办便是流放边城永不予录用!一时之间朝中大臣是一日连贬三级、一日连革数名……不过十数日间原本排满朝臣的紫英殿竟空了一大半。
那些被革被放的臣子们当然满腹怨言可是面对那些女王着人秘密送来的信函却又无话可说那些都是历年来他们贪赃枉法的证据那些本以为无人知晓的事情为何女王竟能知晓得一清二楚?看来这些年来他们是小看了那个“病殃殃”的惜云公主了!
而民间百姓却对女王此举拍手称快前王虽非庸君但他对于政事似乎总是睁一眼闭一眼心思更热衷于他的书画文事以至朝堂庸碌之臣充斥国力边增边耗虽不似白、南弱小但一直屈居皇、丰之下且时受华国侵犯若非风云骑的守护风国或早被皇、丰、华三国吞噬。而今新王继位了执政初始便铲腐臣百姓们不约而想新王将施新政了新政必为国带来新现象风国或将改以往靡败之气将成为名副其实的与皇、丰并驾齐驱的强国此后也将不再受他国之扰这是百姓心中的盼头。
国非一人即可撑起。
六月十二日风王出告示将于六月二十二日在风都举行“英华会”不拘贵贱门庭不限年龄外表只要是有才能者即可前往参会届时王将亲予接见面试有真才实学者当殿录用授官以为国效力。
此告示一出风国全民响应奔走相告。每村、乡有贤才而贫困者乡民们自捐赠钱物鼓其上都面试而那些金绣裹身肚内败絮为“授官”所惑者在动身前却有些犹疑若是以往破费些钱财必能买通关节扶摇直上但……此次女王“将亲予接见面试”而在才名武功传天下的女王面前自己能蒙混过吗?想想不久前的那些前车之鉴当即打消主意。
至二十二日共有一千多人参会经过太音、太律、太宰三关会试共有二百人脱颖而出得进紫英殿。
二十五日女王在紫英殿召见这二百名英才亲予面试终从中选出五十名佼佼者当场量才授予官职。
而另一百五十名落选者虽有失落却也开怀能进国人一生也进不得的紫英殿这对他们来说已是一种殊荣更能亲眼见到清艳高华的女王亲聆其妙音德言这是他们三生也不敢想的幸事更甚至女王最后还亲赠他们每人一卷书、一支笔及一柄宝剑言曰:书育人、笔言志、剑卫国!
这最后之举令这一百五十人一扫失落只觉得身心俱充实快乐虽败犹荣!而他们返乡后也更受乡亲的敬重这些人后来或开馆授学以育后人或以己身之力为乡民谋善创业成为地方乡绅名士又或周游边国夷族宣扬风国文化、笔述各地风土人文、奇景异事遗惠后人……
七月含露殿前的德霖池开满了莲花红的、粉的、白的朵朵绽放莲叶依依阵阵莲香盈绕宫前。
好容易偷得半日闲情惜云脱去那繁复的王服着一袭素白的长裙在王宫中随性而走不知不觉中便走至莲池前遥望母亲生前所居之处似不论母亲生前或生后这含露殿都是那样的安静那亭亭莲丛中似依稀可见母亲那幽怨抑郁的身影无声的微微一叹移步走近那清香扑面而来。
坐在池边的石凳上神情有些微征的看着这满池的娇莲伸手掬一朵白莲指尖点着嫩黄的花蕊手腕一动似想摘下这朵花来却不知怎的手一软忽又放开了看着那花儿在空中颤悠几下然后静然玉立不由勾唇盈盈一笑。
轻轻的脚步声传来转头看去但见内务总管裴求领着一帮内侍、宫人远远走来。
“王您怎能独行身边连个宫人也不带若有什么需要岂非不便。”裴求躬道。
惜云闻言只是一笑这个自小看着她长大的裴总管似乎总当她是个小孩子站起身来目光微恋的看一眼满池的莲花然后转身回走。
昱升宫前惜云终于止步回看着一直跟在身后却神色犹豫的裴求微带一丝浅笑问道:“裴总管你有何事要与我说吗?”
“嗯?”一直垂前走的裴求料不到王会突然停步问他不由一怔然后有些嚅嗫道“其实是小事自先王去逝……自王归来……王一直这么忙难得今日清闲片刻老奴……老奴不忍……”
“好了有什么事你就说吧。”惜云摇摇头打断他道就立在宫前高高的台阶上极目眺望可也只能望到那连绵的宫宇唯一能看到的宫外便只是抬的那一抹蓝天白云。
“是。”裴求微微一躬身“当日先王逝去王出征前曾再三吩咐老奴王不在其间王宫内之人一律不得出宫若有违者以犯宫规抓下待您回宫再处置您走后虽未有人偷溜或强行出宫但也有几人曾向老奴要求出宫老奴未曾答应因他们都只是请示老奴所以老奴也就未将之下狱只是暗自记下他们之名想待王回宫后再行禀报只是王归后先是忙于先王葬礼后又……后又政事繁多老奴一直未有机会禀报只是老奴想当日王既再三叮嘱那必有深意所以……”
“想不到我所料还真不差。”惜云闻言微微有丝感叹道“那些想出宫的都是些什么人?平日侍于何宫?”
“一共有五名都是内侍一名侍于英寿宫三名侍于珍膳宫一名侍于霜痕宫。”
“侍于英寿宫?”惜云目光微闪然后问道“那个叫什么?”
“沙小日。”裴求答道。
“沙小日吗?将他带来本王想见见。”惜云淡淡的道。
“是。”裴求退下。
不一刻钟裴求便又匆匆而来身后跟着一名年轻微胖的内侍。
“拜……拜见王!”那名内侍一把跪于地上。
“你叫沙小日?”惜云足尖踩着那鲜红的丹阶目光沿着鞋尖移至那台阶下的沙小日。
“是……是奴才叫沙小日。”沙小日有些战兢的答道似为王威所摄一直垂。
“你是哪个宫的?”惜云依然不咸不淡的问着好似与他闲话家常一般。
“回王奴才是英寿宫的曾侍候过先王。”沙小日轻轻答道。
“喔。”惜云微微颔“想来你对先王的病情也是十分了解吧?”
“呃?”沙小日有些不明所以先王都安葬近两月了不知王为何会突然问及这个。
“本王问你话呢。”惜云声音轻轻淡淡的却自有一种迫人的威仪。
“是……是……奴才是先王近身内侍之一所以先王的病情奴才稍稍了解。”沙小日赶忙答道。
“沙小日你去过华国吗?”冷不防惜云忽又天外飞来一句。
“华国?”沙小日一惊眸光偷偷上扬想看看王现在的神色可半途却遇上惜云扫视而来的目光当下心头一震神色一乱。
“你去过华国吗?”惜云再问道。
“奴才没有去过华国奴才十四岁进宫一直侍于英寿宫内平日偶得假日也只是回家看看家人从未出过风都城门这一点裴总管也知晓。”沙小日力持镇定娓娓道来。
“是吗?”惜云忽笑笑抬步走下丹阶一步步靠近阶下跪着的沙小日淡淡问道“那这是什么?”
话音落时沙小日只觉得头顶一松然后头散下一大络抬看去只见惜云手中握着一支青玉簪不由心头一凉“这是……奴才的簪。”
“我知道这是你的簪只是你知道这是什么簪吗?”惜云再笑笑笑得温和无比可沙小日却只觉得那笑容仿佛是透过千年冰峰传来带着沁人心骨的寒意。
“这……这就是一支普通的青玉簪是……是奴才上次出宫时在集市上买得的。”沙小日垂答道手却不由自主的微微抓紧。
“裴总管知道这是什么簪吗?”惜云又问向一旁的裴求。
“那是……昆山青玉簪吧?”裴求看一眼簪有些不确定的答道。
“是这样的吗?沙小日。”惜云手微微抬起让那支玉簪立于阳光之下剎时那一支玉簪在阳光之下便如一泓缓缓流动的青水青碧一片令人视之如饮甘露身心一阵清凉。
“是……是……”沙小日也看着了阳光下的那一泓青水脸色一片灰白。
惜云垂眸瞥一眼沙小日似有些遗憾道“看来你们眼光都不太准若我没看错这一支青玉簪乃以华国境内桑山独产的青泓玉所制这可是相当相当名贵之物哦。”
“是……是吗……还……还是王有眼光……这……这样看来……奴才……奴才……”沙小日语气有些不稳断断续续的竟是说不完整。
“这青泓玉出世极少所制之物万金难买记得仁已十二年华王曾下令‘桑山青泓玉非王命不得开采非王室之人不得佩此青泓玉’而集所有出世之青泓玉于王宫华国民间不敢再采再藏此玉即算是我们风王室也只存一株青泓玉所雕凤尾竹可是……你怎么会买得到这一支青泓玉簪呢?华国也买不到的东西你竟在风国买到了?你一月的俸禄有多少呢?好象只有二银叶吧?”惜云手垂下摊在沙小日面前掌心的青玉簪此刻不再清凉如水而是散着从地狱传来的寒煞之气。
“奴才……奴才……”这大热天里沙小日却全身颤栗哆哆嗦嗦说不完整一句话偏偏衣衫背部却是湿了一大片。
“这青玉簪真是你买的?还是有人送你的呢?”惜云淡淡的问道面色静然看不出丝毫愠色。
“不……不是……是……是……”
“不是什么?又是什么呢?”惜云脸上甚至浮起一丝浅笑只是双眸目光如针。
“是……是……华王派人送给奴才的。”沙小日扑通趴在地上“王奴才该死奴才不该接受华王之物奴才不该替他……不该……奴才……”
“沙小日你是风国人还是华国人?”惜云却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