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5章 历史笑谈(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25章 历史笑谈(上) (第2/3页)

的话而争论不休,陈浩坐在那里真是哭笑不得。不过,陈浩想起三国那个时代,群雄并起,逐鹿天下,其中最具有雄才大略的曹操的悲惨遭遇,不由得唏嘘不已。

    在真正的历史中,曹操雄才大略,大度,有容人之量。他不仅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而且还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和诗人。

    为尽快统一全国,曹操在北方广泛屯田,兴修水利,恢复了当地的农业生产。而且,他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抑制豪强,使所统治地区的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地恢复和发展,为后代一统全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曹操精于兵法,著《孙子略解》、《孟德新书》和《兵书接要》等书。他还精通音律,善作诗歌,以慷慨悲凉的手法来抒发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

    曹操一生不信天命,移风易俗,提倡节俭,重视教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为改变政风、民风树立了典范。《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评论曹操为“非常之人,超世之杰。”

    可是,这样一个成功的超世之杰,却因为封建忠君思想的需要,被罗贯中这个不尊重历史的大作家大文人抓了一个典型。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贯穿了一个拥蜀反魏,尊刘贬曹的中心思想,认为蜀汉是正统的,曹魏是篡逆的,以致于曹操郁闷地成为了历史上受到攻击最大的英雄豪杰。

    想到这里,陈浩听到林觉民笑着问吕力伟:“吕旅长,请问你是从何处得知,草船借箭和空城计这两个典型的战例的?”

    吕力伟趾高气昂地答道:“林副总参,我吕力伟虽然见识远不如你,但是历史书还是看过不少的。草船借箭和空城计这两个典型的战例,我是看过了《三国演义》后方才得知的。”

    “哈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