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贾诩贾文和 (第2/3页)
彧、郭嘉、董昭等谋士纷纷弃袁投曹,关羽义不背主,诸葛兄弟在东吴、蜀汉各事其主,俱忠诚不二。若此乃通例,贾诩便提供了一个例外:他先后投靠的段煨、刘表和张绣,竟然都是自己内心颇为鄙视的。段煨对贾诩表面敬重,内心忌惮,因为贾诩“素知名”,在兵士威望极高,段煨怕贾诩喧宾夺主。贾诩离开段煨的时机和理由亦很微妙,“我若呆在段将军身边,说不定会遭到陷害;而我一旦离开,由于段将军既希望我外结强敌,又怕我反戈一击,所以反而会厚待我的妻子家人。”结果丝毫不差。
至于刘表,贾诩的评价也是既准确又刻薄:“若天下安宁太平,刘表可位列三公,然而方今乱世,他如此不见事变,多疑无决,便注定是碌碌无为之辈。”
最后是张绣,贾诩之所以投奔张绣,不仅因为张绣的张臂欢迎,更在于这样一个判断:“张绣,一个没脑袋的主儿。”以贾诩的才华,在分明看出张绣没有远大前途的前提下,仍毅然委身于张绣帐下,明珠投暗,龙游沟壑,这里面便颇可揣测贾诩的真实用意。他喜欢谋略,他需要一个可以使自己的才华尽情驰骋的疆场。只要自己的计谋有用武之地,他并不在乎江山变色。看出这一点,贾诩投靠张绣而不是曹操、袁绍,便是最为顺理成章的事了。
但也正因为贾诩的这种性格,斩天才更有收服贾诩的把握,如果比出身,论实力,现在的斩天凭什么与那些世家子弟相争?
将贾诩的资料丝毫不差的记录下来,斩天不禁感叹。
上百万大军,还真是卧虎藏龙,没想到毒士贾诩竟然身在其不过从贾诩现在的官职来看,贾诩在董卓那里并没有得到重用,或者就是贾诩有意藏拙,不然以贾诩的才智,不可能到现在还名声不显不过这样更好,讨要一个不受重视的贾诩要比讨要一个知名的贾诩容易得多了。虽然贾诩也不是武将,和沮授同为谋士,但是皇甫嵩又不认识他,又岂会在乎他的死活?
怀着愉悦的心情,斩天将第三卷名单看完,除了贾诩以外,还额外的有其他收获。
“朱灵,字博,清河人,现任曲长一职,皇甫嵩帐下将领……”
“吕岱,字定公,广陵郡海陵人,现任曲长一职,朱儁帐下将领……”
朱灵,吕岱,也都是汉末有名有姓将领,二人虽然名声不显,但是斩天却知道二人。
朱灵,原是袁绍将领,后投曹操,投曹后曾多力战功,名声仅次于徐晃,官至后将军,封高唐亭侯。
吕岱,初为郡县小吏,汉末避乱南渡,投效孙权帐下,先任吴丞,后升余姚长。在余姚,他召募了千余壮士,编练成一支劲旅。公元年,他凭借这支部队,镇压了会稽、东冶等五县冶铁工人起义,被封为昭信郎将。从此开始了他南征北讨、开疆拓土的戎马生涯,为吴国的安邦兴业立下了赫赫战功。
二人的具体能力斩天并不清楚,但是从历史上看,二人大概是二流将领,目前斩天军二流将领也不多,除了黄叙兄妹,就只有后加入的周仓了,如果能收服二人,虽然对轮回军的高端武力没有多少提高,但是对轮回军整体实力而言,却有着不可忽视的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