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一百六十一章贾诩贾文和 (第1/3页)
第一百六十一章贾诩贾和
斩天再次打开第三卷竹卷,快的浏览起来。
“颜良,河北人,现任校尉一职,袁绍帐下将领……”
“丑,河北人,现任校尉一职,袁绍帐下将领……”
“纪灵,山东人,现任校尉一职,袁术帐下将领……”
刚一打开竹卷,三个熟悉而又威猛的名字便出现在斩天眼前,这三员将领,都可谓是有万夫不当之勇,要说斩天对他们没有想法,也是不可能的。
但是自知之明,斩天还是有的,即使将三人招到轮回军,以斩天的身份、实力,也不可能让三人效忠。在三人眼里,斩天无论出身还是声望、势力,都没法与他们现在的主公相比。在这方面,二袁有着先天上的优势
遗憾的摇摇头,斩天从将三人略过,继续向下看去。
随后,刘备三兄弟,孙坚以及孙坚部将,曹操以及曹操部将等许许多多历史名人都一一出现在名单之。斩天经过分析,这些名人要么有着巨大背景,要么现在的主公有着巨大背景,都不会被斩天轻易招募,斩天也只好忍痛放弃。
就在斩天心不爽之时,一个名字突然出现在斩天眼。看到这个名字,斩天心咯噔一下,心跳顿时提高一倍,同时一个声音不断再心响起
“得到他得到他一定要的得到他无论任何代价”
斩天缓缓的呼了一口气,平复下激动的心情,慎重的拿起笔墨,将此人的详细情况记录在一旁。
“贾诩,字和,武威姑藏人,董卓军后勤官副将,负责记录收粮草等账目,董卓帐下将领……”
贾诩,身怀奇谋,胆识过人,阅历繁复,志节深沉。他的品质里也许有着种种别人难以企及之处,但就客观效果而论,东汉末年的天下大乱,他难辞其咎。当年陈寿撰《三国志》时,曾将贾诩与曹操手下最具威望的二荀(荀彧、荀攸)并列立传,引起了注家裴松之的不满。此事见仁见智,但若撇开道德威望,先注重影响世事的深度,则贾诩与二荀并列,并无不当。
在贾诩投靠曹操之前,他先后为之献策的,多属造孽江湖的恶棍型军阀。虽然贾诩常以汉室忠臣自诩,也确曾有功于皇上,但他显然更热衷于放纵自己天赋的谋士才华,而较少计较千秋功名。在各路军阀此起彼伏的混战,在汉献帝由长安到洛阳的奔命过程,在新旧都城的喋血杀伐,都能看到贾诩的智慧,像一只不祥的猫头鹰,在累累尸骨上盘旋。
但贾诩一面犯下滔天奇罪,一面又能成功地躲避千夫所指,这份能耐,孰能及之?你看他以一介游士的身份,时而避难乡间,时而闪身在某个诸侯的厅堂,匹似流窜作案。说计道谋,甚至敢让曹操甘拜下风;逮至晚年,竟又在曹丕的朝廷里充任太尉,权势蒸蒸日上,一派德高望重的模样。这是一个怎样的奇人?
贾诩,字和,他的行为可是与“和”没什么关系。一计可以危邦,片言可以乱国,正贾诩之谓也。
除此之外,贾诩的择主标准也与大多数人不同。
三国士大夫的择主标准,与天下辐裂的先秦知识分子一样,故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