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三十九章张角的后路(5000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三十九章张角的后路(5000字) (第3/3页)



    张梁、张宝不想放弃,还想再次相劝。

    张角闭起双眼,对二人的话置若罔闻。

    看着张角毫不理睬的样子,张梁、张宝叹了口气,用力的一甩胳膊,赌气般的离开了屋子。

    二人离开以后,张角慢慢睁开双眼,深深的看了眼二人离去的方向。

    “不是大哥不想主动出击,而是不能主动出击啊大哥昨夜耗费五年生命占卜,只有留在广宗还有一线生机,一旦离开广宗,我们三兄弟马上就会身首异处。”张角表情失落,心中喃喃道。

    好一会儿,张角才从失落中重新恢复过来,对着门外喊道。

    “来人,去请张将军和宁儿过来,记住,不要惊动其他人。”

    门外侍卫应诺一声,领命离去。

    大约一炷香时间,一个四十多岁的粗犷大汉和一名十五六岁的粉雕玉琢的小女孩在侍卫的带领下来到张角房间。

    “张牛角见过大贤良师”粗犷大汉恭敬的行了一礼,双眼崇拜的看着眼前的男人。

    “宁儿见过爹爹。”小女孩说完,便来到张角身边,撒娇般的抱着张角的胳膊。

    见到可爱的女儿,张角难得的露出一丝笑容,粗糙的大手慈爱的轻抚张宁的头发。

    过了一会儿,张角才将慈爱的目光从张宁身上收回,正了正脸色,看向张牛角,慎重道:“牛角,交给你一个任务……”

    大帐内,斩天与赵云、太史慈分别落座。

    “斩城主,不知是何事情,还望明言,如果我们兄弟二人能够做到,一定不会推辞。”太史慈直爽的说道。

    赵云也点点头,斩天对二人的帮助,赵云一直记在心里,如果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赵云很愿意帮助斩天。

    “咳是这样的”斩天干咳一声,组织下语言,道:“子义,子龙,你们认为黄巾起义是否能够成事?”

    “当然不能”太史慈、赵云毫不迟疑的说道。

    颍川黄巾已经败亡;皇甫嵩、朱儁已经前往南阳战场,要不了多久,南阳黄巾也会被剿灭;而冀州黄巾主力也被卢植逼退到广宗。等三大战场的黄巾一灭,剩下的都是些散兵游骑,完全成不了气候。这些只要是有心人都看得出来,赵云、太史慈很奇怪,以斩天的睿智,怎么会这么问。

    “不错,黄巾很快就会覆灭。”斩天肯定了二人的看法,但接着话音一转,语气慎重道:“但是黄巾覆灭以后呢?黄巾覆灭以后就真的太平了吗?二位将军恐怕还不知道,黄巾覆灭以后,才是真正的乱世”

    斩天没有给赵云、太史慈思考的时间,下猛药就要一下到底。

    “朝廷为了尽快平定黄巾起义,放军权下至地方,也因此,就造成了地方拥兵自重,而以大汉中枢的实力,根本无法压制,随着时间的推移,地方势力势必轻视大汉朝廷。再加上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推波助澜,诸侯割据的形势很快就会形成,用不了多久,整个大汉就会变成战国争霸之势,那时候,才是真正的乱世”斩天眉头紧锁,悲天悯人的低沉道。

    “诸侯争霸,群雄四起,势必连年征战,而最后受苦的还是平民百姓。除非一路诸侯快速崛起,横扫八方,重新一统,乱世才会结束。”

    “这种情况,还算是好的。但是二位将军想过没有,如果四周异族趁大汉大乱之时,挥兵南下,那时,大汉拿什么抵挡异族的进攻?以异族的残暴,大汉百姓的下场可想而知。而那时才是大汉的灾难,汉人的灾难”斩天越说越激动,话音也越来越高,如暮鼓晨钟般,直接撞入太史慈、赵云的心扉。

    太史慈、赵云久久无语,脑海中不断回想着斩天的话语。

    尤其是太史慈,太史慈在辽东避难,经常与异族人接触,对异族的了解,比赵云深刻的多。

    异族大多是豺狼心性,烧杀劫掠,无恶不作。一旦像斩天说的那样,那汉人的处境是什么样子,简直无法想象

    太史慈越想越感觉全身发冷,事情的发展完全出乎了他的预料

    赵云虽然与异族接触的不多,但是也曾耳闻边境异族的残暴。而且,谁都不知道,赵云一直就有去幽州参军的想法,只是黄巾起义爆发的突然,才打断了赵云的安排,否则,赵云恐怕已经前往幽州多时。历史上,赵云就是追随公孙瓒,一直与异族作战,直到公孙瓒败亡,赵云才离开幽州,追随刘备。

    赵云低头沉思,好一会儿,才抬起头,盯着斩天,道:“斩城主有些危言耸听了吧,如果黄巾覆灭以后,朝廷励精图治,恐怕地方势力应该没有割据的胆量吧那样大汉就不会乱,而四周异族也就没有了进犯大汉的机会,斩城主说的事情,也就不会发生。”

    听了赵云的反驳,斩天毫不在意,微笑着点头,缓缓道:“不错,黄巾覆灭后,大汉励精图治,很快就会稳定局势。但是,大汉真的能励精图治吗?”

    斩天从座位上站起,在大帐中来回走着,开口道:“当今朝廷,奸人当道,小人当权,更有十常侍霍乱朝局,而大汉天子,更是不问政事,子龙,请问这样的朝廷能否励精图治?”

    [奉献]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