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一九章 哪里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一九章 哪里逃? (第2/3页)

然还处于过渡阶段,也就是从国内各个驻地转移到中亚战区来,不同时期先后抵达的部队则先后进行适应xìng训练,所以如此算来,最先转场到来的两个战斗机中队,是可以出动的,如果再拼凑两架专用电子战机提供保障,那可行xìng是很高的。

    一分钟搞定第五战斗机师那边,而王秉诚这里也有了好消息,第二集团军已经着手让和第八机步师一道,进驻巴拉绍夫的第二空中突击旅,联合组成一支救队,在关键时候组成一个型的空中突击部队展开营救工作。

    为了一个出sè完成了任务的外勤特工,共和国中亚战区这边俨然声势吓人。在短短几分钟时间里。第五战斗机师轮值夜间战备的一个中队j10“猎隼”单发轻型多用途战斗机便迅速出动,同时,在乌拉尔航空兵基地里,第三战斗机师也抽出了两架机况正佳的电子战机赶去助阵,并且,在霍皮奥尔河畔的巴拉绍夫城郊,才转移至此不久的第二空中突击旅便接纳了几个参加了5月19rì晚对德突击作战而较为熟悉情况的“向导”,他们也都是来自于第八机步师机步三团的作战人员。

    然而在另一边,焦急等待着救援直升机到来的德军利佩茨克城防司令部终于不耐烦了,从城市的这一边飞到另一边。能用多少时间?饱受战火蹂躏过的利佩茨克早已不复往昔的繁荣盛况,城区人口基本为德军军人,而且城区建筑面积极低,如果不是路况实在太差。德军是不会轻易出动救援直升机的,可这直升机在哪儿呢?

    一通通电话打到军医院,医院这边不断告知直升机早就出发了,至于直升机怎么飞过去,那得看飞行员是如何飞的,这大半夜里,因为共和国空军的突然空袭,城区周围布置的德国陆军防空部队依然在不时开炮对空shè击,偶尔也打出照明弹一窥天空究竟,不会是救援直升机飞行员害怕被本方防空炮火误击绕行了吧?

    偌大一座城市上空。如果飞行一架直升机,其本身制造的飞行噪音应该是能够传到很远的,而在这座城市集结了很多后勤要素,并且城市周围还有大量的车辆、人员等在转运物资,更有许多雷达设备等注视天空,难道一架直升机都发现不了?而就算是它不幸升空之后坠落了,可这空袭过后,城区内依然发生爆炸的地点并不多,多集中在遭受了轰炸的地点所发生的殉爆,难道这架直升机该不会就那么倒霉的落到了殉爆点附近。整个给炸没影儿了吧?

    紧急事件的面前,总会有人往最坏的方向考虑,结合救援直升机上所搭乘的人员,一名中国人、一名曾留学中国的医学硕士、两名娇弱女护士,外加两名军龄并不太长的直升机飞行员。这六个人乘坐在一架原本还就是中国制造的直升机上,会发生些什么事情?平时就被克里斯托弗趾高气扬之势所压迫的一些人。顿时就开始非议这个平rì里,动不动就在共和国,医疗设施和医学水平如何如何的人,该不会是故意邀约一个背叛自己国家的中国人,企图叛逃共和国邀功求赏了吧?

    一系列问题相当突兀的摆在了医院院长面前,这架救援直升机本身就不在该医院的固定资产之列中,是因为利佩茨克成了德军zhōng yāng集团军群的核心地带之后,为了避免在重大医疗疾患上,医院无法快速应对,尤其是当一些参战各部的将领因战负伤之后,战场环境下无足够条件施救,如何快速转运到利佩茨克来就诊,在这一问题的迫使之下,该医院“幸运”的得到了两架医疗救援直升机,虽然名义上,这是德国红十字协会以救助西欧各国偏远地区病患而向共和国购买的医疗救援直升机中的两架,但实际上在苏德战场上,它们已经发挥过几次重大用途,可这一次,怎么就升空之后不见了呢?

    是等待、是错愕、是怀疑、是忧虑,不管如何种种,在一系列的耽搁之下,飞行速度远比地表上任何一辆汽车还快的“黑骑兵”医疗救援直升机,在杨子斌的驾驶下,每一分每一秒都在不断的远离利佩茨克,而当德军开始一级一级下达命令,要求务必注意防区内任何飞行物,尤其是直升机的时候,杨子斌已经接到了王秉诚传回来的好消息。

    在已经有空军部队前来掩护接应的情况下,他只需要将直升机飞到巴拉绍夫以西不超过150公里的位置上,就有极大的把握摆脱德国人的追杀,而这还不简单?从利佩茨克到巴拉绍夫的直线距离不足三百公里,勉强计算整个逃亡航程达350公里,那么对于已经将速度增大到了极限的杨子斌而言,一个时的时间,足有让他飞到王秉诚所的那个安全接应范围之内,甚至更加靠近与巴拉绍夫。

    然而,理想往往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由于已经多年没有飞行过直升机,杨子斌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技术显得很生疏了,关闭所有外部灯光之后,他一度希望凭借仪表进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