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七章 好的开始 (第3/3页)
支援一下苦逼的地面部队,他也着实挨骂也没话说,因为他的苦衷是说不出来的。
有一个数据大概可以说明一下凯塞林的无奈之处,也就是他的苦衷。自从“2.23黑sè空难事件”在里海上空彻底引发中德两国空中力量的角逐之后,德国空军就一直没有占据过上风。而且到今天为止,也就是5月20rì下午13点整,凯塞林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在场的所有zhōng yāng集团军群陆军将领们。堂堂德意志第三帝国空军还没有取得击落一架敌机的战绩,而与之相对的是,德国空军已经在多次空战和被空袭中,损失了近200架先进的喷气式战机。如果加上其他传统活塞式螺旋桨战机的损失,那可就更多了,相关人员的损失更为惨痛。
试问面对一个至今都还没有办法挠下一根毛的优势敌空军力量,作为德国空军元帅的戈林,会眼睁睁的让凯塞林派出大批的飞行员驾驶着远比活塞式螺旋桨战机更难制造的喷气式战机在黑夜里升空迎敌吗?先不说会不会让。即便是同意了,那么这些亚音速的me310单座喷气式战斗机升空之后,能靠飞行员们的肉眼发现敌机吗?有夜里利用航炮击落敌机的可能吗?再说了,哪怕升空一无所获,夜里返回降落机场也是个大问题,如果为了便于降落而让机场灯火通明,暴露了机场位置引来共和国空军大规模轰炸怎么办?那可真是得不偿失了。
考虑到共和国空军太多的不透明xìng,尤其是他们的战机xìng能、武器构成、作战特点等等方面。德国空军方面都还没有摸透。甚至连皮毛都还不甚了解,只能根据一些武器专家和技术人员的推测,结合各种渠道得来的一些资料,推算共和国空军已经是以跨音速战机为主力构成,配置各种可空中发shè的导弹为主要武器,并且战机具备很强的对地攻击xìng、对空远距离探测xìng以及协同作战xìng。
多次的空中对决失利。让德国空军方面也在不断的反思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他们并不知道共和国空军有探测距离吓死人的预jǐng机在后方坐镇指挥调度。御敌于千里之外,但他们通过许多架次战机被凌空击落之前。飞行员们在无线电里的各种各样大喊大叫声,依稀可以知道击落他们的不是共和国空军的有人驾驶战机,更像是一种小型化的高速空对空导弹,毕竟这个东西德国人自己也有研究,v型导弹虽然还暂时只有地对地型号和不太可靠的地对空型号,但他们有了这样的技术基础,显然可以大胆的猜想出,在航空发动机、飞行控制、导航、雷达探测、无线电指令通信等等方面都要技术高出他们一筹甚至更多的共和国,有理由已经装备“智能化”的空shè型导弹,以达到在视距之外就发shè导弹击落敌人的目的。
同样,通过多次的地面雷达站与电子设备集中地点遭到超jīng确轰炸,不笨的德国人还分析出共和国空军所发shè的打击武器,应该是就是寻觅到了这些电子设备所使用的电磁信号而实现的准确寻的和攻击,而在地面部队装甲车辆惨遭一次次大屠杀的分析中,他们也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红外特征已经成为共和国先进武器弹药jīng确制导攻击的一个重要利好条件,毕竟被大量凌空击落的me310高亚音速喷气式格斗战斗机也因为发动机尾喷口未作任何的技术处理,而有很强的红外辐shè特征,德军军工企业内部就曾有研究人员提出可以利用喷气式战机发动机红外特征明显而研发一种专门追踪这种特征以实现jīng确攻击的武器设计构想,不过受制于电子工业水平太差,导弹的惯xìng导航都做不好,自主导航显然更没辙。
如此这般种种,就不难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德国空军明显知道自身装备是严重落后于敌人的了,凯塞林赶来参加此次会议之前,其实就原本有打算飞回柏林参加空军内部的高级别讨论会议的,由空军司令戈林元帅亲自主持的会议讨论重点其实就是分析中德空军之间的技术装备差距以及如何弥补这种差距,当然至少也要找出一些可行xìng的办法来扬长避短,而在此之前,戈林严厉下令禁止苏联战场上的德国空军擅自出动兵力参与空中作战以及对地支援行动,置身事外忍受骂名也必须恪守,因为就连远在柏林的戈林都知道,空军每次强出头,都等同于让一批批优秀的德意志青年慷慨赴死,长此以往,德国空军的军心还要不要了,哪个飞行员还敢驾机出战?
所以,对于费尔贝尔的痛骂,作为元帅的凯塞林竟然保持了缄默,他原本可以以侮辱上司为由,当场下令暂停费尔贝尔职务并且将其拘捕的,可他没有这么做,这大概就是因为实力不济,腰板的确硬不起来的缘故,反正,凯塞林知道,经此一役,德国陆军反正上上下下都会对空军大失所望,眼睁睁看着他们损失惨重却无动于衷,不被痛恨才怪。(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