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六九章 巴拉绍夫之战(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六九章 巴拉绍夫之战(下) (第2/3页)

御工事土木作业首先是以反装甲为主,反坦克壕沟与障碍数量非常多,而隐藏在各个角落里看不见的反装甲和反人员地雷和诡雷到底有多少,刘义等中方官兵显然就不得而知了。

    在哈奇科夫中校的带领下,众人很快就来到了一幢建筑前。这是一个十字路口东南侧的六层钢筋混凝土建筑物,在路口周围还都难得的矗立着一些建筑残骸,而所有建筑中也就这幢楼最起眼,因为它乃是前苏维埃巴拉绍夫市工农银行的办公大楼。银行独特的办公场地要求使得当这幢建筑的修建异乎寻常的要求坚固,所以隔着还有十几米远,刘义就抬起头来看着这幢很特别的建筑物。

    或许是被德国空军的俯冲式轰炸机狠狠来上过一发航弹,这幢据介绍说是六层楼高的大楼已经没有六层高了,三层以上的只剩下了光秃秃的承重柱仰望着天空。大大小小的碎泥块堆砌在了一起重重叠叠的,要是再有轰炸到来,炸弹就算爆炸开来,也会被这些碎散的水泥块吸收掉太多的爆炸能。而随着众人越发走近,苏军对于一幢建筑物的立体式防御体系就基本进入眼帘了。[~]

    走到银行大楼前。又宽又深的反坦克壕沟便进入眼帘,而昔rì的银行大厅也没有了什么银行柜台之类的。重机枪碉堡、反坦克炮shè击窗、预留的单兵反装甲火箭弹发shè孔等森冷林立,站在银行大楼外,哈奇科夫也没有打算叫停那些依然在不断完善工事的苏联官兵,而是直接当着众人的面,开始讲解这幢银行大楼的工事修建要点与特殊所在。

    而不用听需要翻译一句一句翻译的哈奇科夫的介绍,平视所及,所有人都可以看到那些很强大、很坚固的防御工事,工事的外围还有一条有顶棚的战壕,工事可以看到不少悍然待命中的轻重机枪,而在二楼上,shè击的窗口似乎更多了一些,估计是预留给步枪手、狙击手的。

    随后,在哈奇科夫的带领下,众人又绕道走进了这幢大楼里,正在完善工事的苏联官兵们似乎并不在意这群不速之客,一个中校带来了“贵客”他们自然是无权过问,一个个都在有条不紊的做着各自的工作。

    进入大厅后哈奇科夫就不再作介绍了,中方的官兵们虽然没有原地解散〖自〗由参观,但不用哈奇科夫多言,中方的官兵们都很认真的观察起来,众人首先觉得很奇特的就是,苏军的shè击孔都经过jīng心的伪装和加固,有真有假,而类似于长方形的〖真〗实shè击孔一般都很深,深度达到了两个沙袋左右并列堆放的宽度,而且shè击孔底面都经过平整,可以想象,如果将一挺重机枪搁此shè击,枪口绝不会伸出shè击孔,因为其枪口火焰也不会暴露shè击孔的位置,而经过平整的底面也不会因为枪口气焰而激荡起灰尘等干扰shè手视线。

    而靠近shè击孔的shè击蹲位也很讲究,苏军士兵在蹲位上用粗大的木桩支撑起了一个“方桌”在“桌子”上面还都搁放了沙袋,且临近shè击孔,还摆放了木板、泥沙等,木板貌似是为了趴伏在地面上之时所用,当然也有可能是必要之时用来堵住shè击孔,防止德军的火焰喷shè器喷shè出的凝固汽油剂直接通过shè击孔shè入shè击位造成不利影响,而泥沙之类的估计就是用于紧急扑灭火苗所留。

    地下层是苏军防守的根基所在,不因其他,就因为地下层算得上是最安全的,因而在地下层,苏联人经过加固之后主要用于堆放食物、弹药、枪械等补给,有条件的还会布置电话、无线电台甚至是小型的医护所,而且苏联人喜欢在地下层开辟一个紧急出口,时间足够的话。他们甚至会开挖地道,以地下交通的方式联系到其他防御建筑,多个防御点之间形成互联互通。

    看完地下层和底层大厅,众人又跟着来到了二楼。因为连接楼层之间的楼梯是被苏军给拆除掉了的,楼梯之类的东西在〖真〗实战争中并不中用,留着这些可以方便上下楼的楼梯,一旦底楼被攻陷,倒是利用敌军仰攻上楼了,所以苏军将拆掉的楼梯间改为了一个较为宽敞的通道,利用人工制作的梯子上下楼,而在楼上还放了滑轮组。平时通过滑轮和绳索拉运一些物资上楼去,众人上楼去也都是通过攀登苏军工兵制作的木梯。

    二楼的防御布置基本与下面一层相差不大,地板上用了很厚的木板与碎石进行敷设,就像是寻常人家装修房屋一样。只不过装修是用水泥、河沙、地板砖等追求美观实用,而苏联人用碎石块、泥沙和木板铺砌,显然就不是为了装饰好看,而是为了防止碎片杀伤,尤其是当二楼建筑不幸遭受到了敌军直瞄火炮攻击之下。穿入二楼空间爆炸的炮弹碎片不至于击穿楼层伤害到楼下或楼上的人员,当然如此敷设也可以有效防止弹片或弹头在碰撞坚硬墙壁之后形成二次弹shè。

    当然二楼是狙击手、重机枪手等活动的主要场所,也会有装备反坦克火箭弹的shè手参与防守,因为二楼的所有防御空间都是经过很jīng心清理的。地上基本不会有什么厚厚的灰尘和建筑碎片等,毕竟火箭弹发shè之时。shè手身后是需要预留出一定空间且必须保证清洁干净的,否则高速喷流出来的尾焰与气流会引起巨大的烟尘。若是有碎小石块,还容易在气流的冲击作用下飞溅起来误伤战友,而也正是因为这样,每一个房间里都可以看到苏联人预留的水桶,这些密封的水桶里盛放的水一来可以供士兵们引用补充体能消耗过大所造成的水分流失,二来可以在火箭弹发shè之前洒一些在地面上,以免气流引起尘浪影响到其他人的shè击视线。

    三楼上的布置也就基本像是二楼的翻版了,不同之处当然也有,作为“制高点”三楼上明显观察孔要多了一些,而且由于苏联很多时候都需要在德军的狂轰滥炸下坚守相当长的时间,作为顶楼,三楼的防御工事上就可以看得出有不少的加固支撑木桩,很容易获得的木材虽然比不上钢筋但也有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