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三五章 最大问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三五章 最大问题 (第3/3页)

了共和国空军对空作战、空中巡逻与侦查、对地攻击等任务,而不久之后就将正式大规模列装部分战斗机师的双发重型j-12“秃鹫”多用途战斗机则能扮演多面手的角色,既能对空空战也能对地攻击,甚至还能在加挂特殊航电吊舱的情况下,执行远程侦察、对海攻击等任务,是共和国空军最近重点发展的新装备。

    当然,目前共和国空军攻击机师主要装备是g-04l攻击机,轰炸机部队装备已经更新为以双发涡轮风扇发动机为主动力的h-3战术轰炸机,或者是以四发涡轮螺旋桨的h-4战略轰炸机,但是在未来,他们将陆续装备能高空高速实施有效突防且载重吨位巨大的新型喷气式轰炸机,其中战略轰炸机部队还可能装备隐形重型轰炸机,当然,运输机方面,还是以“巨无霸”战略运输机和“大力神”战术运输机,电子战机、预警机、空中指挥机等也都会继续使用现有装备。

    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通过的调令中,共和国空军原驻扎于山西大同的第二轰炸机师,将陆续向新疆喀什、阿克苏、乌鲁木齐等航空基地转移,而在重庆大足驻扎的共和国空军第三战斗机师也将向阿拉木图部署先行部署一个团以加强共和国西部地区的空中攻防实力,除此之外,第一攻击机师也将做好向西部转场的准备。

    除此之外,共和国第二炮兵还将增派一个战术导弹旅进入西北地区,特种部队司令部也将受命安排一个特种大队进入西北,将随时保持不少于一个特种作战小队在热点地区执行敌后侦察任务,加强各方面的情报搜集工作中,当然还少不了调集卫星展开侦察,第二炮兵部队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将择日发射一箭三星,这三颗光学、电子、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升空后将担负起苏德战场的监视任务,重点监视斯大林格勒一线地区。

    如此庞大的兵力调动一旦完成,共和国就已经初步具备在中亚地区展开一场大规模地区作战的能力,而如何让这些部队在统一而又高效的指挥下形成合力,共和国中亚战区司令部的成立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会议除了通过一系列的兵力调动和中央战区司令部的成立之外,还在对第二炮兵司令部提交的一份报告进行审计。

    纳粹德国或将拥有携带核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这也无疑是纳粹德国有效威慑共和国的一大利器,共和国中央政府认为,在这一情况之下,可以考虑建设一新型武器系统以确保共和国本土、国外驻军和盟友免遭携带生化武器、原子能武器等弹头的弹道导弹攻击。

    而为了应对和解决这一威胁,经中央军委批准,共和国国防科技大学、共和国第二炮兵指挥学院首先对国家导弹防御系统进行了理论研究和技术论证工作,在形成了综合性的反制战略知识后,由第二炮兵司令部防空导弹研究所展开了更为细致的论证研究。

    研究显示,共和国不仅仅需要为自身主权利益和海外利益建立国家导弹防御系统,还需要在部分地区建立战区导弹防御系统,考虑到目前最具威胁的潜在敌人是纳粹德国,而德国与共和国之间的地理联系决定了共和国要优先考虑建立地基导弹拦截系统而非海基。

    事实上,导弹防御系统的概念对共和国海军而言并不陌生,早在中日东海海战之后,共和国就开始对区域防空进行研究,后推出的中华神盾系统便是为了提高舰队在应对多样化高密度威胁之时的反应和反制能力,能同时跟踪、识别并指挥武器系统实施攻击大量目标的中华神盾系统,集合舰载远程防空导弹,已经让共和国海军三大舰队皆具备了相当强大的区域防空能力。

    所以,海基的导弹防御系统已经具备相当的基础,更何况拥有第一岛链和多支航母舰队的共和国海军,足以为共和国沿海地区提供相当可观的防御纵深,就算日本在纳粹德国的技术帮助下也进行着弹道导弹的研究,就算没有真正的海基导弹防御系统,依靠各舰队的区域防空实力,也能支撑起海洋的导弹拦截网。

    可陆地就不同了,共和国是一个陆地大国,而海外利益中大部都集中在中东和中亚地区,如何确保本土安全和海外利益的稳固,就必须有限考虑陆基导弹防御系统的建设。

    根据一系列的研究发现,陆基导弹防御系统首先需要强大的预警系统,即探测距离远且识别能力强的地基雷达和天基监视卫星系统,而必备的空中预警也是不可或缺的,另外还需要一系列的作战管理、指挥、控制和通信系统,当然要想打掉对方导弹,高效的地基拦截导弹也是最为关键的一大环节。

    按照第二炮兵部队提交的研究报告显示,该系统一旦建设成功,只要纳粹德国从其本土或者占领区发射导弹,共和国部署在中东和中亚地区的雷达系统以及在太空的卫星侦查系统,就能很快对导弹进行侦察、跟踪、定位并且锁定,进而利用地基导弹系统对其展开有效拦截。

    分析结果很不错,但并非完美,因为报告清楚的写道――“但尚且不具备应对饱和式导弹进攻的能力”,就是这么一句话,也能让诸多委员们斟酌一番了,纳粹德国是否有可能向共和国本土发射数量惊人的弹道核导弹成了讨论得最为热烈的一个话题,而就目前各方情报分析来看,德国的远程火箭技术和原子弹技术都并非成熟到了能大规模列装的时候,而且就德国当前的工业实力来看,他们还并不具备量产核弹头和弹道导弹的能力,更何况他们当前所装备的导弹飞行速度不快且没有考虑隐身设计,数量一定之下,肯定能够有效拦截。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共和国从不打无准备之战,虽然没有未战先虑败,可在对敌实施进攻之前,就先考虑到如何做好自身防御,也是不错的一大举措,而作为该举措核心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便是撑起共和国新时期坚实国防盾牌的基础所在,有了坚实的盾和锋利的矛,难道还怕打不烂德意志战车?

    *j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