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章 亡灵序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七十章 亡灵序曲 (第2/3页)

大部分都成功交付给美军使用,结果,麦克阿瑟依然觉得运力不足,要知道在1946年3月39日为止,美国空军领导之下的略空运机群已经拥有了185架洲际型大飞机,日夜不停的往返于澳大利亚和美国本土之间用帕皮提机场上的美国驻军士兵的话来讲,那就是无时无刻都觉得耳朵是轰鸣的,因为随时都有飞机在岛上机场中转加油起降。

    将近两百架运输机,如果全部用于运输士兵,一个月之内可以将数十万的兵力转运到澳大利亚而如果全部用来运输作战物资也能够为澳大利亚运输十几万吨的物资了,而且令人不能忽视的一点是,从凹45年8月份到1946年4月份,〖日〗本海军由于潜艇根本不具备远洋破交作战能力,而他们的水面战舰又要担负前线火力支援任务,因而根本没有去完成破交作战,也就是说在这七八个月的时间里,美国海军一直都在组织船队向澳大利亚运送兵力和武器装备弹药物资更是不计其数的疯狂运输。

    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共和国先后两次对轴心国的经济制裁中,并未包含民用品,粮食、医药、医疗器械、民用飞机等都还并未包含在制裁的范畴之内,依靠武力掠夺了足够多财富的纳粹德国显然“不差钱”而他们在共和国航空飞行器市场上,寻求军用品的想法受挫,却并未影响到他们在民用市场上大展宏图,如今的德国空军也建立了一支以进口于共和国民用货机而组成的战略运输机群,该机群目前下编24架中航c05-2型货运机,而正在排单生产中的订单数量娄达120架。

    战争比拼的就是综合国力的强大美国需要庞大的机群来向澳大利亚空运物资和人员,而德国的主战场虽然是在东欧,他们却一样有旺盛的空运需求,这其中的原因就令人费解了。

    苏德战争从刚一开始就以极高的节奏进行而且完全是德军主导之下,苏军只能被动迎敌、被动挨打德国北方、〖中〗央和南方集团军群,都在1945年先后完成了世界瞩目的大型会战,其中尤以明斯克战役、基辅战役为最佳,而苏军却步步后退、国土不断沦陷,动辄数以万计的部队和大量装备被德军歼灭。

    然而,风水轮流转,自从前苏军参谋长朱可夫访问共和国以后,苏联红军就仿佛吃了〖兴〗奋剂一样,不断的给德军制造麻烦,但世人都知道,苏联红军吃的不是〖兴〗奋剂,而是源源不断的武器装备和弹药物资,工业实力雄厚的共和国向苏联敝开了军购大门,从飞机大炮到坦克机枪,共和国国内生产出来的大量物资,都在不断通过上海至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的沪阿铁路、沪阿高速公路这两条大动脉,以及其他辅助的铁路和公路网,源源不断的运入哈萨克斯坦与苏联的北部边境,清点、付款、交割之后,这些动辄以万吨计算的物资,便很快由苏联红军的军列或重型卡车车队,运到叶卡捷琳堡、喀山、乌法等苏德战场的苏军后方,很快就会交给新组建的部队装备,得到装备的苏军新组建部队很快就能投入战场。

    而反观德军,在1945年10月7日,德国北方集团军群都还未能从列宁格勒战役中取得决定xìng胜利,德国陆军〖中〗央集团军群就赶在苏联进入寒冬之前,正式向苏联首都莫斯科扑去,不久之后,德国南方集团军群也不甘寂寒的向斯大林格勒发起了进攻,一时之间,列宁格勒战役、莫斯科战役和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仅从战线上绵延成片,更是成为了三个核心的苏德两军交战区域,更成为了制肘战争胜利归属的三大关键xìng战役。

    然而,寒冬漫漫、白雪飘飘,在苏德战争爆发之前,就响应了斯大林号召进行“坚壁清野”的苏联人民,严格执行了苏联战争国防委员会的指令,不仅将公路和铁路桥粱、缝洞等都进行了破坏,就连野外的输电电线杆都给拔除莽莽沃野上,高度机械化的德军遭遇到了在西欧从未经历过的寒冬,一夜过后就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景象没人愿意去欣赏。

    装备大量履带式装甲车辆的德军装甲部队日子还好过一些,他们只需要更多的油料,尤其是防冻油而已,除此之外或许机动速度会受到影响,而依靠轮式车辆进行战场机动的步兵师可就遭罪了,机械化车辆驶过之后,原本就不怎么好的苏联国内公路网早就被人为破坏得不成样子而融化的雪水让道路更显泥泞,被坦克、步兵战车等重型车辆的履带碾压之后,已经差不多成了泥沼,双桥式军用卡车根本就是寸步难行,稍不注意便陷进了泥坑里动弹不得严重影响部队的机动。

    而境况稍好的越野重卡却由于油耗过高而并未在德军中普遍装备,他们在泥泞道路上的表现也并不如履带式车辆那样优秀,但强劲的马力却往往能让它们从泥坑中脱困,速度虽慢,但好歹还是可以机动前进。

    寒冷的天气不仅仅给军队的战场机动带来了问题,连运输车辆都无法像往常那样灵活自如的行驶,离开了铁路线进行作战的部队,要想得到物资补给就需要依靠公路车辆运输因而在这恶劣的天气和交通条件下,不少德军部队甚至连战前补给水平的一半都难以实现,不得已之下,只能将攻势暂停,转为了战略防守状态试图熬过着寒冷的冬天。

    德军前线部队的困难当然让后方的希特勒火冒三丈,谁都知道苏联国土广袤、人口比毛都多,而且还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另外还有一个特别爱卖军火的共和国撑腰,如果不能尽快干掉老毛子,希特勒就算是用脚趾头想也会料想到斯大林会让无数的工人、学生、农民,穿上军装拿上钢枪,成为光荣的苏联红军战士,那罪恶的红sè思想总是能让苏联人民莫名的甘愿冲动希特勒不愿意自己的军队,越往莫斯科进攻就遭遇越多的不怕死的苏军部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