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九章 平淡的一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十九章 平淡的一天 (第3/3页)

力竟然这么大,连共和国陆军中校军官都知道了公司的名气,一种发自肺腑的自豪感顿时油然而生,但〖中〗国人秉xìng中最重要的谦虚顿时发挥了作用,微笑的应道:“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其实不怕你笑话,咱们公司最近就遇到了一个大麻鼻,和你们军队一样,都被猴子戏耍了!”共和国海军因为不知名原因,反正是在暴乱事件发生之后,就迅速将基地有偿移交给印尼海军的事情,在全世界都已经传遍开来,各种流言蜚语顿时就满天飞,曾经能在中日东海海战一举将号称世界第三的〖日〗本海军联合舰队打得半残的共和国海军,这次算是丢脸丢大了,而同样作为〖中〗**人,更是整件事情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曲炳良当即就觉得脸上火辣辣的。

    “众所周知,我们公司在7月份接到了一个大单,印尼〖中〗央行政院下属的工业部,出台了一个扶持其钢铁产业发展的政策,共和国东北钢铁集团与宝山钢铁公司,打算在这利好政策的作用下,趁机进入印尼国内的钢铁市场,以中印合资的方式,直接在印尼开矿设厂生产钢铁!”袁安兵的说辞让曲炳良想到过以前看过的一份资料,是军情局让他收集的有关印尼钢铁工业实力的资料,或许当时也是因为国内钢铁乓头企业们的空前动作,让有监控国际经济运行状况的军情局某个部门产生了警惕,反正曲炳良经过那一次的资料收集,也是比较了解印尼这个国家的钢铁工业状况。

    1940年年底才签署独立协议的印尼,在次年才与共和国之间达成了一揽子的经济合作协议,也是自那时候起,印尼才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工业基础,而印尼的钢铁工业却是所有工业产业中的另类,因为当时的共和国钢铁工业雄踮世界第一的宝座,而且国土资源部也并未下发各种严厉的资源保护xìng政策,国内钢铁企业都在依托本土资源和部分海外进口资源生产。

    然后后来的一系列政策上的变动,让共和国所有资源型企业都被迫进行战略调整,中冶集团跑去〖日〗本考察并寻求合作,其实就是当时政府高压政策作用结果高能耗、高污染企业自然而然也包括众多的钢铁企业,宝钢、鞍钢、攀钢等等企业都在海外寻觅更大的发展空间,印尼的钢铁产业自那时候起才稍有进步,不过稀少的钢铁企业也都是民间个人投资的结果,印尼长期依靠从共和国进口钢铁的局面依然没有改变。

    事实证明,共和固大量资源能耗型企业将生产转移到〖日〗本已经是“养虎为患”在〖日〗本已经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参战国且作为太平洋战争主角的情况下,〖日〗本对其国内的中日合资资源型企业施加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这种压力已经影响到了企业的独立xìng所以包括中冶集团在内,都已经萌发将在〖日〗本的生产基地直接打包卖给日方的打算,辛辛苦苦建设出来的一座座钢铁厂、冶炼厂等卖给〖日〗本虽然能赚上不少钱,但企业自身还需要发展,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愈演愈烈对有sè金属的消耗也是空前巨大和平的东南亚自身就有大量的资源储备并且市场需求量也不少,顿时就让众多企业的趋之如鹜。

    “目前印尼的钢铁年产能不足一百万吨,主要是因为钢铁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技术落后、设备不够先进,所能够生产的钢铁也主要用于建筑,不能满足时下钢铁需求量巨大的车辆、船舶等,因而共和国众多企业想要摆脱〖日〗本,寻求从东南亚获得钢铁输入,满足国内不断增加的钢铁需求就只能在当地直接开办全新的工厂,以更为先进的设备和生产管理,来让规模更大的钢铁工厂向国内供应源源不断的各类钢铁产品。

    “印尼国内自然资源丰富,铜、铁、煤、木材等等资源都是共和国需求旺盛的,是完全有可能成为东南亚最强钢铁生产国家的可惜的是他们的官员往往关心的不是经济如何蓬〖勃〗发展,而是自身要从中得到多少好处,因而我们代表国内两大钢铁企业与他们谈判,双方谈论的不是在哪里设厂、如何改善基础设施、如何在政策上给予企业优惠等等,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讨论税收多少、回扣多少,今天上午的最后一轮谈判最终以失败告终所以我也就赶着返回国内了!”袁安兵说到这里,语气中透lù着很大的不甘心,曲炳良虽然微醉,但却听得出来印度尼西亚可是一个资源富足的国家,但为什么不能依托资源像如今的伊拉克和伊朗一样娄为富裕的国家,这一点也曾让曲炳良深思过,后来才发现,印尼政府中派系众多利益关系复杂,如果涉及过多的经济利益,而且还很巨大,保不齐印尼内部就直接分崩离析了。

    “所以这算是博雅公关公司第一项失败的业务?”曲炳良问道。

    “算是吧,公司对于这个单子非常重视,我都是第四次跑雅加达,可最终还是失败了,能怪谁呢?要怪只能怪印尼人太过于保守,他们出土地、员工、资源等,共和国相关企业出技术、装备和资金等完成合资生产,在他们看来好像会毒害他们一样,真不知道这些猴子是怎么想的!”袁安兵长出了一口气,向曲炳良说了一通,心情稍微好了一点儿,这才问道:“还没说说你,我坐飞机已经不是一次,也不是一次遇见过军人,但你还是第一个坐飞机回国还醉醺醺的,这其中有什么故事吗?”“故事?谈不上什么故事,如果你有到过共和国驻雅加达总领事馆,就知道我的身份了!”“你,你不会是领事馆的武官吧?”袁安兵也不是孤陋寡闻,当即就推测出了曲炳良的身份,后者也是微微一笑,淡淡的点了点头,说道:“两个小时前还是,不过现在不是了!”“那这么说,下飞机后,咱们可以去喝一杯?”袁安兵笑着邀请道,丝毫不管曲炳良那尴尬的神情是多么的尴尬。

    “算了,我要是再喝,都快找不到国防部的大门朝哪儿开了!”曲炳良摆了摆手拒绝了袁安兵的好意,心却已经飞到了北京的家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