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七章 御前会议(续) (第2/3页)
〖日〗本陆军就再无设立独立的坦克部队的需要。
主战坦克、步兵战车、自行火炮、装甲抢救车、野战救护车、装甲运输车等等各型装甲车辆数以百计的日军战车师团其组建成本自然要远远高于步兵师团,冈村宁次在对〖日〗本陆军进行改草之后所设立的陆军战车学校进行了大规模的军官和士官币练,就是为了能在以锋式主战坦克为代表的〖日〗本新式装甲系列车辆服役之际,快速组建出姜少三个战车师团。
当然”为了加强步兵师团的战斗力,在冈村宁次的安排中存在一种比较特殊的陆军编制,那便是战车联队,这些独立的战车联队将稍晚于整编战车师团而组建,组建它们的目的自然是希望能加强普通步兵师团的攻防能力,毕竟如今数不胜数的实战已经证明,以主战坦克为核心的装甲部队在陆地战场上具备相当之强的攻击力,无论是平原还是城市”未来日军的目标是要在澳洲大陆驰骋,所以为步兵师团增加战车联队强化其攻攻击力也是情理之中。
由此一来,〖日〗本陆军当前的兵力并不多,十八个步兵师团中只有四个是齐装满员,五个重炮师团都因为装备问题迟迟未能满编”原计划中的三个战车师团目前虽然是满编,但训练使用的坦克是落后的q7式中型坦克,像步兵战车之类的还以经过改装的履带式运输车为训练所用,所以目前〖日〗本陆军的26个师团并未齐装满员,至于预备役部队则还未有雏形,构成部队骨架的大小军官们都还在军校里学习。
相对于〖日〗本陆军而言”直接从〖日〗本陆军中独立出来后“换个马甲”
便扯起了空军大旗的大〖日〗本帝国空军,这支新兴军种是最让冈村宁次放心的,因为〖日〗本空军和〖日〗本海军航空兵的装备几乎就是目前共和国销往世界大战交战双方的全套装备,以j-4战斗机为代表的共和**用航空产品中从战斗机到轰炸机产品齐全”这些战机本身就是由〖日〗本负责生产制造,共和国航空企业唯一要做的就是将日方企业生产的战机零部件运回国内,加装发动机、电台等设备后完成组装,贴上“〖中〗国制造”的标识便销往交战双方,而〖日〗本企业已经在星型气冷和液冷活塞发动机技术取得了一定进步,能实现发动机国产化的〖日〗本,自然也就能够向自己的空军和海军航空兵提供不逊于的德国的战机装备。
而目前,〖日〗本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经新军事改制后实行的是联队制,以一个战斗机联认为例,之下辖四个战斗机中队,每个战斗机中队下辖四个战斗机小队,单个战斗机小队便是四架战斗机,一个小队的四架战斗机刚好可以采用两两制(互为僚机)的空战配合,正副中队长各自拥有一架战斗机,因而一个战斗机联队中拥有72架战斗机。
完成军事改制后不久,冈村宁次在分别正式实施以航校教育为核心的〖日〗本空军航空人才和海军航空兵人才培养计划之际,就已经让〖日〗本空军拥有满编制的十四个飞行联队,其中战斗机联队七个、轰炸机联队四个、运输机联队两个,其他包含空中侦查、电子联络等特殊用途的合编联队一个,这些联队鼻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除了军官就是士官,换而言之,这些联队其实组建之初的目的就在于有朝一日能快速扩编成更多的部队,冈村宁次甚至有过直接将一个战斗机联队扩编成为一个战斗机旅团般庞大的建制,不过碍于〖日〗本的航空工业实力和经济实力确实难以做到,所以这一步只能慢慢来。
至于〖日〗本海军,在深知未来的海战是以航空母舰为核心之时,他们便越发后悔当初中日东海海战,其海军联合舰队第一、第二和第三舰队纷纷全军覆没于共和国海军之手,虽然至今还难以接受如此迅速且惨痛的失利,但〖日〗本海军不得不承认中日之间停止战争之时,他们只剩下了一支以战列舰为核心的联合舰队第四舰队,符合海军未来装备发展需求的航空母舰都被共和国海军送入了海底成为岛礁。
建设真正意义上的舰队型大型航母、打造强大的舰载机部队,这是〖日〗本海军自战败以来最大的梦想,新军事改制之后,冈村宁次对遭受了惨痛损失的〖日〗本海军给予了很大的扶持,〖日〗本陆军和新成立的〖日〗本空军那会儿刚刚完成新军事改制之时,各支部队几乎都是空架子,只有军官和一群没有经过挑选成为士官的士兵,因而大量节省下来的军费开支除了为陆空军自己囤积装备之外,大部分都交给了海军用于重建联合舰队。
有限的军费预算、可怜的钢铁年产量、孱弱的制造业”与海洋船舶工业息息相关的〖日〗本经济与工业实力都不得不让〖日〗本海军这两年来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为了打造符合自己要求的新型战舰,日军直接舍弃了发展战列舰这种奢侈且落后的战略武器的打算,甚至还将许多认为老旧得已经没法再进行现代化改造升级的舰艇直接转让出售,或者是以废铁般处理给钢铁企业换来一定量的新型装甲钢,也就是这样一种“砸锅卖铁”般的熬日子,〖日〗本海军依然在1943年年中让四艘大型航空母舰正式动工,而随着之后中日两国经济合作的飞速发展,〖日〗本的经济形势越发好转,〖日〗本海军的苦日子这才算是熬到了头,新型战舰的建造计划终于从计划阶段变成了实际动工。
当然,如今的〖日〗本海军虽然经过一定时间的复苏,可两年时间实在太短,虽然自与共和国展开经济合作以后,〖日〗本的船舶企业也学会了同级船只标准模块化生产的方法大大加快了船舶的建造速度,而且在冈村宁次实行新军事改制后,〖日〗本海军已经不再mí恋大炮巨舰,对“航空母舰加防空战舰”的新海战舰艇搭配寄予厚望,不会再浪费过多的财力、人力和物力在战列舰这种武器上,但像一艘航空母舰这样排水量两三万吨的大家伙”从开工建设到正式服役至少也得旧个月的时间,巡洋舰、驱逐舰、潜艇等中小吨位舰艇的建造周期肯定会短一些,但数量毕竟比较大,要具备一定的战斗力同样需要时间。
因此经过了两年的建设与发展”重建后的〖日〗本海军目前只有四艘刚,
服役不久的大型航母作为招牌,另外还有当年幸存下来的联合舰队第四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