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八四章 小日本的机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八四章 小日本的机会 (第2/3页)

大使施佩尔砸结束对共和国的访问后。并没有按照来华的路线返回德国,而是去了和共和国隔海对望的国家〖日〗本,德国与〖日〗本之间是正常的邦交国家,身为元首特派大使的施佩尔是拥有外交豁免权的,他以及他所乘坐的专机离开共和国后去任何国家肯定都与共和国无关,但施佩尔突然访问〖日〗本意味着什么?施佩尔是否肩负了特殊的使命去〖日〗本?施佩尔亚洲行难道重点不是访华而是访问〖日〗本?

    各种各样的疑问让共和国的军事情报局有些始料未及,本来希特勒任命他的武器装备部部长来担当元首特派大使就足以让军情局大感意外,而且施佩尔从欧洲出发后的行踪就始终捉mō不定,还并未将德国当成敌对国家的共和国自然没有必要深入去刺探德国的特派大使到底要做什么,所以也就没有通过特殊手段获取到施佩尔的亚洲行日程安排结果就是这样的一个忽略,当施佩尔所乘坐的德国元首专机降落在〖日〗本东京的国际机场跑道上,得知前来迎接的竟然是〖日〗本总务院〖总〗理,军情局这才意识到德日之间肯定会发生些什么。

    张宇很快就得知了施佩尔这位其貌不扬的德国元首特派大使玩了一个huā枪,费心费神的在共和国折腾一番,其实不过是一个主要行动目的的掩饰而已,当然完成中德第四次军事技术贸易也是施佩尔这位大使的一大任务,可让共和国真正有些始料未及的是,施佩尔竟然还要去〖日〗本一趟到底军购是主要任务,还是访日才是真正目的?张宇只能让军情局加紧情报搜集,务必弄清德日两国到底要做些什么。

    如此以来,〖日〗本很有可能也是知〖道〗德国即将入侵苏联的国家之一,大和民族这个自明治维新来就始终不安分的国家在亚洲范围内绝对是一个祸害深受其害的莫过于中华民族,中日甲午战争、马关条约等等民族耻辱都与〖日〗本相关,直至后来共和国成立后,从中日台湾冲突之战开始,经过朝鲜半岛战争、中日东海海战、琉球群岛战争等,这才让嚣张不已的小〖日〗本收敛起来,又摆出了一副尊崇中华的弱者样子,但其侵略成xìng的心思却并未消失依然隐藏在内心的深处,就等着爆发那一天的到来。

    而如今,〖日〗本等待已久的机会已经来了。

    美国海军大西洋舰队折戟大西洋后,美国第一时间想到是与共和国取得太平洋各自利益的继续维持的共识,美国担心的是他们将战略重心抽至欧洲和大西洋后共和国会在背后捅刀子,区区一个猴子丛生的菲律宾自然不会让共和国与美国交恶,所以美国就放心大胆的相继从太平洋抽调兵力和战舰准备反攻欧洲,却忽视掉了〖日〗本这个岛国对土地资源、矿产资源、人口资源等等都有着巨大的胃口,他们或许已经看上了兵力空虚的菲律宾甚至更多同盟国势力地区,像什么英属印度、法属越南、英联邦成员国澳大利亚等。

    这些国家或地区中〖日〗本肯定最喜爱的就是澳洲大陆他们那鼓励生育政策之下疯狂暴增的人口已经快要逼近一亿大关,通过和共和国的经济合作也积累下不少财富和资源的〖日〗本俨然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实力展开一次国家命运的大冒险,假如真能夺下澳州并完成大规模的移民,有了广袤的土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大量的移民人口〖日〗本会以澳洲为根基崛起成为世界上的又一个大国吗?

    制肘〖日〗本走向一个世界级大国的是什么?〖日〗本不断向亚洲发起侵略,祸害朝鲜、〖中〗国其实就是为了夺取足够多的土地资源以供他们繁衍壮大,作为岛国的他们没有足够多的土地,想要成为一个农业大国都没有可能,所以他们对土地资源的渴望成为了他们大国之梦的首要目标,任何一次的军事侵略都是以掠夺他国的土地、社会财富以及自然资源等为目标,所以同盟国将战略重心集中于欧洲的时候,对〖日〗本而言就是一个空前的机遇。

    当然,〖日〗本急剧膨胀的大国梦可不是昭和天皇一个人的臆想,在日益增多的人口基数所带来的一系列包括就业、医疗、教育等社会压力之下,光靠〖日〗本国内消费以及来自于共和国企业的生产订单,已经无法满足〖日〗本的社会发展需要,在工业产品领域里,连美国这样的大国都无法与共和国相抗衡,〖日〗本企图依靠企业自主创新增加企业产品全球竞争力也毫无可能,因为当前的整个世界的经济活动基本都围绕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自产的军工武器能和共和国的相媲美?汽车、家电、轮船、飞机等等能和共和国那些已经屹立世界多年的国际xìng大企业相对比?

    所以,无论是内部需求还是形势条件,除非〖日〗本昭和天皇立刻下令实行严格的计划小生育政策以限制不断猛增的人口所带来的社会压力,同时停止其穷兵赎武的扩军备战行为,将宝贵的资源和财富用于深化其社会体制改草、促进劳动就业和提高社会福利保障等等方面否则整今〖日〗本将很快陷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