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五二章 吕特晏斯的担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五二章 吕特晏斯的担心 (第2/3页)

这也是这么多年来他努力训练美国海军大学的一大主题а最快所在,可德国海军作战舰队呢?

    吕特晏斯很诚实,他知道航空母舰对于现代化海战而言的意义重大性,战列舰的皮糙肉厚和强大火力的确具有很大的威慑力,尤其是数艘战列舰舰炮齐鸣之时那震天动地的效果,会让所有亲临现场的人都感到深深的震撼,那橘红的火光、那震聋发聩的炮鸣,可战列舰再怎么厉害,也无法像航空母舰那样,在上百海里甚至更远距离之外,就出动大批舰载机向敌人战舰或陆地目标发起攻击。

    相比于战列舰之间彼此的舰炮互射,飞机的攻击方式很多样,并且也更加难以防范,尤其是当舰载鱼雷机和舰载俯冲式攻击机,分别同时以掠海飞行水平投掷鱼雷攻击和高空俯冲投弹攻击之时,肉头很大、机动性差的战舰几乎只能处于被动挨打地位,要是防空火力差一些,估计一枚枚航空鱼雷和一枚枚航空穿甲弹,迟早会将战舰的装甲钢洞穿,让庞大的战舰也逃脱不了沉没的命运,这倒也验证了“蚊子也可以钉死大象”的歪理了。

    航空母舰的巨大能耐让德国海军真正明了还是因为共和国海军,当年以弱胜强的战胜世界公认的海军强国日本的联合舰队,虽然一度让全世界自诩为海战专家的人摔碎了一地的眼镜,但不可否认的一点就是,全世界从中日东海海战那一刻开始,就更加坚定的认识到,航空母舰已经不可抑制的成为替代战列舰这种奢侈品成为未来海战利器的趋势,当然在技术条件尚未成熟之前,战列舰的强大打击与抗打击能力,都让它们并不过时,依然拥有一定的战场效用。

    吕特晏斯倒是很想系统的学习一下航空母舰舰队的指挥,纵使自己不会,也应该拥有一个较为完善的参谋班子,大家集思广益总比一个人胡乱指挥好,可惜的是,德国海军想要从共和国海军身上学习航空母舰的各方面经验,这个愿望已经被共和国给无情的打破了,本来成功的可能性就不怎么大的愿望破灭,倒也没让德国海军失望,他们只是更加觉得,航空母舰很有用,否则共和国海军为什么要藏着掖着。

    所以,德国海军作战舰队自完成了对英国皇家海军本土舰队的覆灭之战后,其作战训练的重心就每时每刻都放在了航空母舰合成的训练上,航空母舰如何跟随舰队作战根本不是大问题,充其量将航母当成一艘大型水面战舰即可,但如何充分发挥出航空母舰舰载机的打击能力?以航空母舰为核心的防空编队应如何编排才会有最大的防空效果?没有弹射器,航空母舰大规模起飞战机之时必须离开大编队,顶风高速航行,这时候又如何保证航母的安全……一系列的问题都是关系到航空母舰真正在舰队中发挥出作战效能的关键,而且一切的想法、观点,都只能通过实实在在的演习才能变成现实的战法,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

    盖因如此,一艘航空母舰真正具备强大的战斗力,没有三五个月是不可能的,像共和国这样一个海军发展之初就牢牢树立了“航空母舰优先论”的国家,虽然为世界各国知晓得不多,但谁都知道,共和国海军强大的战斗力是与其疯狂而又密集的训练有关的,光是看其海军在共和国国防军费预算所占比例中那硕大一块的演习开销,就知道航空母舰舰队的强大战斗力,是靠一次又一次的演习来的,换句话说,是一吨吨航空燃油和一吨吨重油积累而成的战斗力。

    德国海军虽然没有得到共和国海军的上舰参观允可,但还是多方面接触到了共和国海军的一些资料,像以往传言共和国海军每年都会有一个牺牲名额的传言,他们就在与共和国海军的接触当中验证成为了事实,他们得知,航空母舰战斗力基本源自于大规模、高节奏、频繁反复的训练,训练会花费掉大量的航空燃油,航空母舰航行也需要耗费重油,动辄上千名船员的生活也会消耗物资,而往往高强度的训练会导致飞行员的身体疲劳,这在舰载机返回航母着陆之时尤为危险,很多时候舰载机着陆失败,都会导致极为恶劣的事故,人机尽毁多是因为疲劳所致,因此每年的牺牲名额就是指这些像是在钢丝上跳舞的舰载机飞行员牺牲人数,如果超过了这一名额,共和国海军将会有包括立刻停止所有航母的训练的一系列措施。

    海军烧钱,的的确确是烧钱,而且“舰炮一响,黄金万两”的传闻就是事实,因为口径超过380毫米乃至400多毫米口径的战列舰主炮炮弹,单枚炮弹的身价就是上万元,而且战列舰那“舰炮一响”泛指的是主炮齐射,一次齐射就是好几枚价格不菲的主炮炮弹,所以用“舰炮一响,黄金万两”来形容海战的高消耗也并不为过,而航空母舰的日常维护、战备训练等同样是烧钱,一架战机一个架次的起降背后,光是燃油钱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更何况往往舰载机出动根本不是单机,动辄数十架一起出动,所以“烧钱”二字对于海军而言就是一个门槛,而这也是只有大国才能养起一支强大海军的关键所在。

    如此一来,吕特晏斯就更加清楚了,德意志第三帝国重新崛起不久,而美国的综合国力也是不容小觑,加环境上的隔绝,所以两个世界大国之间的较量将直接以“海军博弈”的方式展开,而且双方都无一例外的选择了“航空母舰必胜论”,那么这场战争必然比拼的不再是一时之间的两国海军舰队胜利得失,而是整个国家的综合实力能否将一场烧钱的消耗战持续下去,谁先支撑不住,谁就会是失败者。

    当然,两国海军的首轮交锋胜利归属,对于任何一方而言都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它不光可以用来鼓舞民及其盟友的斗志,还能让本方节省一大笔军费,毕竟航空母舰、战列舰之类的战舰被击沉了,新造一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