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二章 战争先锋——空降猎兵 (第2/3页)
德国空军空降部队对袭击埃本.埃马耳要塞做了精细的准备,根据情报特工人员获得的要塞的设计图纸建设了实地模型进行反复的针对性训练,最终拟定了成功率最高的突袭计划,该计划要使用滑翔机将突击队直接降落在要塞上面,滑翔机也需要在狭窄场地进行了昼夜间的着陆训练,而为了减少滑翔机的滑跑距离,滑翔机滑橇上缠上带刺铁丝等减速装置。
突击队共700人,编成两个梯队。第1梯队400人,分成4个战斗组,使用滑翔机机降。第1组85人,配备轻武器和2.5吨炸药,使用11架滑翔机,任务是夺取和破坏要塞表面阵地;第2组96人,使用11架滑翔机,任务是夺取弗罗恩哈芬桥;第3组92人,使用9架滑翔机,任务是夺取费尔德韦兹尔特桥;第4组90人,使用10架滑翔机,任务是夺取坎尼桥。各组夺取目标后,扼守到正面进攻部队到达。第2梯队300人,在第1梯队后伞降,以增强第1梯队的力量。
夺取要塞之战终于从训练变成了实战,夺取要塞表面阵地的战斗组的9架滑翔机如同多次训练的那样,精确的降落在要塞顶部,着陆后只滑行20余米就在减速装置的帮助下停了下来,突击队员和驾驶员很快就利用冲锋枪、手榴弹和炸
药包,逐个完成炮塔、碉堡、坑道口的破坏,10分钟时间便控制了要塞表面阵地。
而夺取桥梁的各个战斗组,分别在各个桥梁的西头着陆,从哨所背后进行袭击。除坎尼桥被守军破坏外,其余各桥均完好无损地被占领,虽然之后比利时军队的第7步兵师组织了1个步兵营向德空降部队进行反击,1个炮兵团还向要塞顶部的空降兵进行火力袭击,但在德国空军火力支援战机的轰炸扫射,比军的反击未能奏效,这座被誉为“欧洲最坚不可摧的防御阵地”的要塞就此落入德军之手,而德空降突击队仅仅付出亡6人、伤19人极小代价,除了歼灭比军1000余人之外,还让费尽比利时人三年心思和无数人力物力修建起来的埃本.埃马耳要塞成为废物。
经此一役,德国空军空降部队算是彻底在德国空军和陆军中出名了,如果不是德国空军空降部队的帮助,埃本.埃马耳要塞将不知要消耗掉德国陆军多少宝贵士兵的生命,那三座大桥被毁后,德国陆军也将难以快速赢得对比利时的战争,甚至还迟滞整个横扫西欧各国的战争计划。
渡海作战即将到来,德国空军空降部队的参战部队也相继在前线机场陆续开始强度更高的临战训练,而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德国空军空降部队也为此次更大规模的对英作战在运输装备上下了功夫,毕竟乘坐运输机的是自带轻型武器的步兵,而携带有重武器或者本身就是用来运输重型装备的滑翔机,也就是说,德国空军空降部队需要大规模投送兵力则需要性能出色的运输机,而为空降兵力运输一定的重型装备或者是装备一定重型武器的士兵,则需要滑翔机。
dfs-230是德军空降部队装备的第一种、也是应用相当广泛的一种轻型滑翔机,相对狭窄的内部空间让它更像是民用航空运动型的滑翔机,它的重量很轻具有相当良好的滑翔性能,经埃本.埃马耳要塞突袭战后,滑翔机安装了制动装置,飞机鼻首下方还安装了火箭助推系统。
dfs-230滑翔机可以容纳一名飞行员和九名士兵,通常情况下由德国国产的ju-52型运输机或者亨克尔公司的h型轰炸机拖带起飞,当然也可以用德国从共和国技术引进、自行生产组装的运输机和轰炸机拖带起飞,滑翔机在起飞之后,轮子自行脱落,然后利用机腹中部的滑行橇降落。
在中型滑翔机方面,德国空军空降部队还装备了go-242滑翔机。该机由机舱后部上方的舱门放入货物,位于机舱前部两边各有一扇舱门可供滑翔跳伞,而其运载量达到了可观的4吨,能让一次性运输20名士兵或者一门轻型野战
炮和牵引车,它优于dfs-230滑翔机的一大特点就是它并非要在接近目标时才脱离牵引机,自身具备一定的飞行能力,可让牵引机较远距离脱离开来,自行滑翔前往目标区域。
梅塞施米特321型是德国空军空降部队最大的滑翔机,该机翼展55米、机身长25米,体型巨大且机身重量有12吨,而起运载量达到了惊人的20吨,可一次性搭载200名士兵或装载轻型伞兵突击车、火炮等武器,而由于重量过大,需要三架战斗机拖带,或者是两架轰炸机拖带。
只能一次性搭乘10人的dfs-230轻型滑翔机在特种作战中用处很大,但是在大规模战争中就显得有些运力不足了,一万余人的空降部队就需要一千余架的改型滑翔机,而这些滑翔机又需要与之相对的运输机或轰炸机拖带,因此单凭运力不足一条,就足以让德国空军放弃使用改型滑翔机来对英空降作战。
在对丹麦和挪威的突袭中,德国空军主要使用的是容克52运输机来投送兵力,而在对西欧各国的快速闪电突袭中,对机场的争夺战少了,但对重要堡垒、要塞、桥梁等战术目标的快速争夺屡见不鲜,因而使用频繁的是滑翔机。
因此,此次空降作战,德国空军空降部队在滑翔机配置方面选择了以go-242中型滑翔机为主,梅塞施米特即m-321型重型滑翔机为辅,战时可以利用中型滑翔运输机直接投送一定数量的、全副武装的班排级部队,重型滑翔机用于投送弹药物资、中小口径火炮、运输车等,而要想大规模空投兵力,则需要一款优秀的运输机了。
性能优秀的运输机,德国空军并不是没有,德国容克公司所设计生产的容克52型运输机就比较出色,还曾因为它的十分坚硬的外壳而赢得了“容克老姑妈”的绰号,刚出现之时是作为民用运输机在瑞士航空及德国汉莎航空等航空公司提供短程民航服务,之后的西班牙内战时期其改装型曾临时客串轰炸机使用。
容克52型运输机采用三人制飞行机组另配有18个座位,配有一挺13毫米口径重机枪和毫米轻机枪,巡航速度每小时257公里、最高航速每小时286公里,运载能力不佳、速度缓慢,德国空军在闪击波兰和挪威的战斗中所损失的170余架该型运输机,就是因为其飞行速度缓慢并且是单发引擎,引擎一旦出现故障轻则空中停车滑行着陆,重则失去动力坠毁造成机毁人亡。
除了容克52型运输机之外,德国空军还列装了从共和国引进的出口型蓝鹰运输机,和容克52型运输机一样的三人制飞行机组,但蓝鹰运输机却能运输2副
武装的士兵,最高飞行速度每小时360公里、巡航速度每小时260公里,吸引德国空军的不仅仅是这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