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零二章 时代的苦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零二章 时代的苦恼 (第2/3页)

天科工集团公司(航天科工),另一个是共和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科技)。

    中航科技是共和国航天技术的探索先锋,是科技发展的尖兵,而中航科工则是航天技术转化为实际运用,对市场效益也会有所照顾的工业中坚。

    两大企业成立后很快成为了共和国国防军工发展的代表型企业,中航科工始终以航天防务、信息技术和装备制造为发展重心,打造共和国能运用于不同载体平台的导弹系列、运载火箭与空间技术产品,也就要求航天科工在系统总体控制、精确制导、电子信息、材料科学等领域具备相当的优势,他们为共和国打造了从战术地对地导弹到能做到洲际打击的战略核导弹,从战斗机携带的各型导弹到海军舰艇携带的舰载导弹,从陆基防空导弹到单兵各型导弹,可以说航天科工迄今最大的成就就是为共和国提供了“打得准、ìng能稳、质量高、能力强”的各型导弹武器,而这些实际武器产品的装备于部队之中,也凝聚了他们在材料、电子、机械、导航等方面的心血。

    优秀的导弹武器很显然能赢得军方的青睐,而何况一直以来中航科工就很注意与其他国防企业的合作,武器与使用平台之间的完美结合促使军方对中航科工出品的导弹武器爱不释手,因而光是做共和国自己军队生意就很不错的中航科工效益一直很好,再加上在民用产品领域的强大实力,不少国内大型企业都与之有密切的合作,像亚美集团的高档轿车产品安全防护系统就是出自于该企业之就到叶子·悠~悠.)

    相比于中航科工,中航科技的日子就比较难过了,固体运载火箭、地面及远洋测控、科学探测与实验卫星、气象卫星、对地观测卫星、导航定位系统、通信广播卫星系统,这些方面,中航科工的贡献并不多,很多项目都全靠中航科技在独力支撑,虽然他们除了在空间技术方面相当优秀,在雷达设备科研制造方面也是实力雄厚,合成孔径雷达、相控阵雷达以及正在研究的无源雷达,甚至包括正在于中航第一集团公司在隐形战机方面的技术研究,都体现出了他们非凡的实力,可实力并不等同于经济效益。

    为军队研制并发射侦查卫星、导航卫星等,为国内科研单位发射实验卫星、气象卫星等,为国家重要部门研制并发射特殊用途卫星,包括正在酝酿的月球探知空间计划,中航科工的科研任务很紧,但“生意”并不兴隆,尤其是在各种各样卫星都已发射升空,共和国国内各方面对卫星使用需求都已经饱和的情况之下,中航科工如果单纯依靠军方、政府机关和科研单位的订单,以及政府的科研拨款,很明显是不能做强做大的,眼看着中航科工各种各样的国防科技技术产品换回了大量的利益,在促进企业资金健康循环的同时,企业也能更加健康的发展下去。

    于是乎,急需向民用领域进发,但原本属于高度机密的中航科技便想到了民用卫星通讯领域,他们首先在广播、电视等传媒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在共和国国防科工委授权同意过后没多久,便先接到了共和国数家电视台的订单,一颗颗卫星顺利升空的同时,企业也赚回大量的经济利益,这些资金极大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又为共和国政府节约了大量的研究资金。

    中航科技不用愁了,他们不用再羡慕中航科工的年经济效益是多么的喜人,因为他们将军事方面已经不是先进,但对于民用而言是绰绰有余的空间技术投入到了市场运营后,很快就在国内掀起了一股“卫视风bō”,卫星电视、数字传媒等让共和国人民的物质精神生活都得以充实,而赚回来的资金,其中一部分又安全可以转化为高机密空间技术的研究中,严格意义上来说,中航科技的适度市场化运营,已经让这一昔日的烧“烧钱大企”拥有了一定的造血功能,不再需要共和国政府来让企业运营下去。

    中航科技的成功案例很快就催生出了许多的问题,在此之前共和国始终认为,在高精尖技术领域秘密的、不公开的研究是最稳妥的,像“泰山基础科研计划”和“炎黄脊梁计划”,都被列为高度机密的科研工程,修建机密的科研基地、秘密召集科学工作者、投入大量的资金确保规模宏大的科研计划得以运行,虽然这些成功的高精尖技术首先让共和**事武装强大了起来,但实际上充当纳税人的人民,却根本没有享受到科技进步所带来的便利,因为这些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国家水平的科技都被列为了国防机密技术,能得以运用的只有军方和部分政府机构。

    因此,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也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曾经在共和国中科院里就传出了这样一个“笑话”。

    一位曾在“炎黄脊梁国防科研计划”中担当超级计算机核心芯片技术攻关的院士,在项目完成之后,整个科研计划也宣告完成,大批科研人员回到各大学、各科研单位等,这位院士却发现在科研基地里,已经成功的超级计算机峰值运行速度已经是以百万亿次来作为基本单位了,各个秘密基地之间、各个秘密科研部门之间更是建立了完善的互联网络,在基地里每一位研究员都配置了一台液晶笔记本电脑和工作用的高配置电脑,可以说大量的科研都离不开高配置计算机的辅助,新型武器装备的研制,无论是喷气式战斗机还是核动力航母,甚至能用超级计算机进行仿真设计、仿真测试、模拟使用等等,以节约科研时间。

    而且,在秘密科研基地里,互联网络已经发展相当不错,各个项目的研究单位都基于互联网络技术建立了自己的门户网站和共享数据库,就连秘密基地的学校、食堂、电影院等也相继利用小型网站来运营,不少计算机研究员还利用空余时间编写了很多互联网应用软件,能让秘密基地里每一位连接入网的电脑都能自由聊天交流,视频、音频、图像、文字等都可以在数字通讯的帮助下成为传播对象,所以在秘密基地里,所有人都已经是步入了计算机时代的生活,闻资料、上网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