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五十九章 血战大西洋(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五十九章 血战大西洋(中) (第2/3页)

了第一轮齐shè,可能是德国海军两艘俾斯麦级战列舰的枪炮参谋们没有利用好电子式计算机计算出合理的炮击数据,毕竟这隔着二十多海里的舰炮齐shè,需要考虑到双方舰船的相对位置、移动速度,依靠大量的数据计算才能得出炮弹飞抵目标后所能笼罩的地带是否能将敌舰裹在其中,让数枚炮弹一同砸去就是形成一个面积较广的弹幕提高shè击命中率,而这也是为什么德国海军已经有了相对于英国很先进的炮火瞄准雷达、火控雷达之后,还要以齐shè的方式来打击敌舰的原因。

    科学知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当科学知识被应用于战争,让战争也富于科学化。

    在德国海军的信息优势面前,英国海军“复仇”号战列舰唯一的感觉就是——“狗日的,太准了”,“复仇”号战列舰毕竟还是上一次世界大战之时的产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虽然经过一定的现代化改装、更新了动力系统,勉勉强强能够达到30节的最高航速,可它的身板毕竟太过于单薄,满载排水量也没超过三万四千吨的它,全身上下装甲厚度最厚的地方莫过于炮塔正面。

    但炮塔正面装甲厚度也才13英寸(330毫米),而且还是上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装甲钢材料,就算俾斯麦级战列舰的高初速轻型弹在穿甲方面的确不如真正的穿甲型炮弹,但16枚当中至少有4枚当场击中了“复仇”号战列舰,另外还有好几枚炮弹在距离侧弦不远处近炸开来,强大的冲击bō狠狠的撞击在了“复仇”号战列舰那脆弱的侧弦装甲钢上,上一次世界大战的铆钉连接终于经受不住考验,崩落开来形成了不少的渗水缝隙,汹涌的海水穿透了这些缝隙,像一股股高压水泵里迸shè出来一样,从这些缝隙里疯狂的挤入战舰内部。

    真正给“复仇”号战列舰带来梦魇的是那直接命中的四枚炮弹,800公斤重的炮弹在脱离炮口后在天际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再砸在英国海军“复仇”号战列舰身上的时候,那超音速的飞行速度和自身的体重形成了巨大的穿甲动能,像是巨兽们的重重锤击一样狠狠的砸在了“复仇”号战列舰的身上。

    两枚如同亲兄弟一般默契的炮弹当场便击中了“复仇”号战列舰那双联装的主炮炮塔前、舰艏后水平甲板上,强大的穿甲动能把这脆弱的水平装甲给穿透之后,两枚炮弹砸出了两个巨大的倒也并不深的窟窿,但瞬间即到的爆炸则将炮弹的破坏惊人破坏力渲染到了极致,整个“复仇”号战列舰的舰艏就像是迎头装上了万年冰山一样彻底毁掉了,几乎就要脱离舰身了。

    而另外两枚炮弹则不够默契,一枚最幸运的炮弹直接击中了“复仇”号战列舰那高耸的岛形建筑正面,飞速砸来的八百公斤炮弹又能岂能是舰桥那不足280毫米的装甲钢能够抵御的,砸透了老旧的装甲钢之后,这枚炮弹带着无数的钢铁碎片和玻璃渣飞入了舰桥内,用猛烈的爆炸将整个舰桥内部彻底变成了人间地狱,那自以为反应极快的霍兰将军也被炮弹的弹片和冲击bō给宰杀成了块状,整个“复仇”号战列舰顿时就失去了指挥。

    最不幸运的那一枚炮弹真的是很不走运,飞行高度不够的它竟然击中了“复仇”号战列舰的主桅,就算是它不爆炸,这800公斤的分量也足以撞断主桅杆了,可偏偏这次撞击实在是太快太猛了,以至于它将自身那紧紧束缚于体内的怒火炸放开来的时候,那主桅杆都还没有被撞飞出去,那就只能和“复仇”号战列舰的单烟囱一起在钢铁烈火中永生了,化成各种各样的钢铁碎片为“复仇”号战列舰,下了一场局部地区的钢铁暴雨。

    而这飞溅开来的钢铁碎片当中,不少碎片与烟囱之后的天线和雷达桅杆热烈轻wěn了,那些jīng巧的天线怎么会是它们的对手,纷纷在“热wěn”中像战舰的瞭望员一样快速死亡,直接导致了“复仇”号战列舰成了一个瞎子、一个聋子,再加上被毁掉的观瞄光学仪器,这下失去了瞄准设备、失去了统一指挥、失去了通讯联络的“复仇”号战列舰,想复仇也不没办法了。

    不过相比于“复仇”号战列舰,被德国海军兴登堡级三艘战列舰所“看中”的英**舰这才倒了大霉,这灰méngméng的天sè里他们还根本发现不了20多海里外的德**舰,但德**舰们却又给他们送来了一次舰炮齐shè,而这一次的炮弹弹幕相比于上一次就更为jīng准了,冲在“复仇”号战列舰身后的“罗德尼”号战列舰可是英国海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根据《华盛顿海军条约》所新建的纳尔逊级战列舰之一。

    纳尔逊级别战列舰可是英国皇家海军的一次创新,他们一改以往所用的艏楼船型,改用了平甲板船型,虽然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装甲防护水平,首次采用了倾斜布置水线装甲带,可以说这一级的战列舰其舷侧水线装甲师冠绝全球的,而它的水平防护装甲和水密隔舱等也在开战之前进行过现代化改造。

    因此,很是另类的纳尔逊级战列舰,就像是一艘油轮一样,将舰岛、动力舱、副炮炮台等都置于船体后部,而三座三联装主炮炮台全部都集中在很高的塔状舰桥之前,主炮炮台聚集在一起,一座紧挨一座、一座又高于一座,远远看上去它的炮台就像是在叠罗汉一样,三联装的火炮分成了三层,9mén火炮巍然壮观的朝向着正向前方。

    纳尔逊级战列舰的设计师们,本打算利用这种非常规的舰艇布局,使得需要装甲防护的部位相对集中,让有限的装甲重量都最大化的使用在需要重点保护的部位,达到理想的防护效果,虽然这样布置会造成战舰主炮shè界受到影响、舰船动力也够称心如意,但设计师们和英国皇家海军都还是很满意,毕竟按照设计指标进行理论推算,这一级别的战列舰防护力是相当可观的。

    但现实和理想毕竟存在着很遥远的距离,就像现在一样,亟不可待的准备去追击德国海军的霍兰将军,不xiǎo心将自己和六艘军舰带进了德国海军作战舰队司令冈瑟?吕特晏斯jīng心布置好的口袋阵里,在他们还没有做出反击、也因为无目标shè击数据而根本无法反击的时候,吕特晏斯的舰队当头就给英国海军军舰们一阵又一阵的狂轰烂炸,nòng得排在航渡队列中第二位置的“罗德尼”号战列舰是相当的被动。

    舰桥后置的最大裨益或许就是让他们远离炮战中的重灾区,可后置之后为了方便指挥和目标观测,舰桥却又不得不造得很高,如此一来这样一个相对于整艘战舰相当突兀的舰桥,光是从雷达发shè上来讲,它并没有让战列舰做到隐身,反倒是扩大了纳尔逊级战列舰的正面雷达发shè面积,让隔着二十多海里向它shè击的德国海军“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