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零六章 中日对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零六章 中日对话 (第3/3页)

看来,共和国如今的工业成功,最大的成功根源并不是科教兴国的战略国策成功,而是我们教育所侧重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在这一点上我们成功了,所以我们就赢得了企业的成功,仅此而已”

    宇通凌说着,给台下的一位工作人员做出了一个眼神暗示,会意的后者立刻将会议现场的投影仪给启动开来,一张巨大的屏幕布缓缓的自上而下展开于宇通凌的左侧墙壁前,随后投影仪将两行大字给投影显现出来――“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把简单的事做对就是不简单”

    对于这一段很是熟悉的话语,在场的共和国企业家们自然是非常熟悉,曾在学校里无数次听过的他们至今也是这段话语的受益者,就像他们当初在学校里,经常听老师讲的一样――“每一个孩子都是普通而又单纯聪明的,我们不需要用太多太大的远大理想来压榨稚嫩的肩膀,孩子需要健康成长、需要学会做人,然后才有能谈及科学文化教育,否则科学知识反而会带来社会的不幸”。

    所以,从未小时候立下过自己长大后会成为什么样的在场之人,或许压根就没想到自己会有今时今日,一路走来他们的的确确是将许许多多的小事做好,将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完成,今日的巨大成功也正是昔日的涓涓细流所成。

    但现场还有不是中国人的日本企业家,他们似乎对这段有日文翻译的话很不理解,一个偌大的企业、一个庞大的人事工程,怎么可能说是“平凡与简单呢”?但宇通凌的话很快告诉了他们。

    “我总结我国企业发展至今,成功与失败历经了许多许多,我们汇聚成的最大真理就是――‘一个由人作为根本构成的企业,它的健康发展无外乎就是作为企业构成的这些人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属于自己应有的能量,所以我们企业中重视对人的管理、对人的教育,从一步步做强再一步步做大,最终让平凡的、简单的事儿,做出成功、做出成绩”

    “最后,我想对在场的两国企业家们说的是,对于企业而言,效率与效益之间的差距并不遥远,人的因素往往高过于机器设备、营销网络等等,因为我们本身就是生存在一个人类为主的社会,谢谢大家”

    热烈的掌声在所难免,不过在营造出热烈掌声的背后,在场的日本企业家们似乎对宇通凌的短暂演讲有了很多的感想,接下来首先代表日方企业上台做交流的日本石川岛公司总经理土光敏夫,便学宇通凌一样,抛开了早已准备已久的稿子,这些将自身企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功经验以及当前所面临困难的稿子似乎与这个场合严重不符,听过宇通凌演讲的他有了许多属于自己的感悟。

    身高并不高、样子有些微微发福的土光敏夫,自到达上海以来到现在始终是考察团里,话最少但看东西最快、在参观考察中最多发问的一个,这其中自然有他自身的原因。

    1896年出生于日本冈山县一个农民家庭的土光敏夫,1920年毕业于东京高等工业学校机械系后便远赴重洋留学瑞士,毕业后就到石川岛播磨重工业公司造船厂当机械工程师,已经给让以往频临倒闭的石川岛公司很有起色的他已经出任总经理,所以他也算是对“企业”一词很有自己独特了解与认知的日本当代企业家。

    “大家好,我是来自日本石川岛公司的土光敏夫,我非常高兴能来到充满魅力与文明的中国,来到中国后我到了很多的繁荣城市参观考察,自近代以来在短短三十余年时间里取得世界瞩目工业经济成绩的共和国有许许多多的地方都对于我而言是全新的,我从未住过超过五十层楼的大厦、我从未坐过高速电梯、从未坐过喷气式客机、从未逛过大型商场……在共和国很多地方、很多事物面前,我感到非常的惊奇与羡慕”

    “所以,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大日本帝国自明治维新以来所经历的工业发展风风雨雨,在共和国的科教兴国快速崛起面前已经显露出很大的工业文明差距,这些差距的产生是值得研究,更是值得落后太远的我们日本深刻学习的,尤其是两国很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企业管理者们汇聚一起的难得机会里,我们需要学习,好好的学习”

    土光敏夫的话是实在与在场的众人设想有太大出入,尤其是在场的共和国企业家们,原本会认为这些已经在国家的各种形式斗争中失败,在民间经济领域里也属于无法抗衡共和国的日本企业界,其第一位上台发言之人一定会找各种原因来表述自己伟大的大日本帝国被丑陋的支那人偶然超越是属于意外,但现在土光敏夫的话却很清楚的告诉他们,日本企业家并不简单,中国人做人中“隐忍”的道理竟然这么快被日本企业家融会贯通了。

    “我曾留学瑞士,我也曾将自己的所学应用于社会实际,尤其是我的工作,但这其中并没有老师教导我应该如何做人,更没有建议应该把做人的道理融汇到其他方面,不过在我的实际工作以及未来设想中,我也非常认同共和国企业界的箴言――‘从做强到做大,始终以人为本’,所以我也曾在我的企业中重视企业个人活力的发挥,针对企业职工的荣誉与奖励、针对企业员工的素质与修养,我都曾做过努力。”

    “现在看来,对人的重视是一个成功的企业管理所必备的要素,但我们企业的践行力度和推广广度,都无法和共和国的企业相比较,加上两国工业技术、生产工艺、工人个人技能素质、营销等方面的差距,两国之间的工业经济就无可避免的产生了……”

    土光敏夫接下来还阐述了自己对于刚才屏幕上的那段话的理解,他认为要想让日本的工业经济发展起来,这一段话的道理是可以给每一家日本企业当至尊名言的,如果每一个日本企业都将简单的、平凡的做得不简单、不平凡,那么日本,还会是现在这个样子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