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五章 夜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十五章 夜谈 (第2/3页)

,在第二次近乎要再次完美击败日军中,已经让德国首先明确了共和国的军事技术是值得信赖的,而第二点自然是想向共和国交流一些军事方面的好东西,比如作战经验什么的。再细想一下,张宇甚是认为很有可能是更高等级的交流,比如说中德战略同盟什么的,像这种级别的交流,恐怕就是弗雷德里克刚才所说的“更为深入的交流”。

    但,共和国建国之初就向全世界诠释了自己的外交政策,其中有一条就是不结盟原则,德国大使弗雷德里克刚才的说辞虽然很容易让张宇想到结盟这个层面,但沉下心来仔细想一想,现在希特勒所统帅的第三帝国,有必要和共和国结盟吗?中德两国之间,似乎就只有创造伟大贸易纪录这件事儿值得回味,其他方面的交流少之又少,没有长期稳定、涉及面广、攸关巨大的利益关系,国与国之间谈何实现战略同盟关系?所以,张宇认为是自己多心了。

    事实也的确如此,长篇累牍说了近两分钟的弗雷德里克,最终为自己的话落下了一个最后说明,那就是中德两国之间有必要在更多的领域里展开合作与交流。

    “合作与交流?”张宇脑海里回荡其弗雷德里克所说的五个字,这不禁让张宇开始揣摩的德国大使话语中的更深层次意思,作为一个刚引入共和国各种先进技术的,当然这个“先进”二字是相比于除共和国以外世界其他国家在同一领域的水平,所以德国就算是得到了共和国大批业已准备淘汰的技术,也不至于三两年之间就能上升到和共和国平起平坐了吧?而且还用上了“合作”一词儿,德国到底在什么方面有共和国感兴趣的地方,否则也不会用到这样一个词眼。

    “我国的大门永远都对朋友开放,朋友之间的互相往来是增进友谊的很好方式与途径,我自然更希望中德两国之间的友谊与良好合作关系,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取得更富互惠互利特点的实质性进展,开创两国建交以来的国家关系大突破。”

    弗雷德里克说了一大篓子的空话套话,张宇也自然回了一小筐客气话。弗雷德里克自然知道,刚才自己弯弯绕绕的一席话,被共和国国家元首用一段套话就给回复了,很明了的在指自己刚才不够坦诚,中国人所谓礼尚往来,既然已经是关上门来的密谈,如果还有所拘束与隐瞒,显然就不再是什么诚意问题了,这甚至会引发彼此之间的猜忌,进而影响国家关系。

    所以,弗雷德里克赶紧歉然的笑道:“主席说得极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全球范围之内的金融危机尚未消弭,在欧洲、亚洲等地区还充满着许多的不安定因素,为了彼此长期的利益,中德两国是很有必要做出更为积极合作努力的。”

    “大使的意思是?”张宇心里暗想,老狐狸终于要露出尾巴了,而且还是自己露。

    “伟大的元首希特勒希望,中德技术贸易随着最后一笔款项进入贵国也就正式宣告结束,贵国的先进技术与设备给我国带来了很多很大的积极作用,有效的加快了我国现代工业水平提升和国防武装力量的增强,但是我国在面对复杂周边形势之下,需要朋友更大的支持以解决现实困境,因此我们希望能借我国访问团第二次到华,与贵国之间就再一次的技术贸易展开洽谈协商。”

    弗雷德里克的话真是让张宇吃了一惊,刚才还在猜想德国人是不是来为战争取经来了,谁都知道这欧洲地区最不稳定的战争因素就是第三帝国自己,近三年来疯狂增加的国家实力很大程度上助长了希特勒所统领的纳粹党膨胀的野心以更大的速度胀大,但现实问题却又始终困然着他们,比如德国本土稀少的战略资源蕴含量不足以支撑大规模战事,比如英法等国所拥有的海军优势,始终是困扰德国走向真正大国的障碍。

    一系列的问题都在让希特勒及其团队绞尽脑汁的时候,共和国成了他们最好的学习样板,从学习共和国的战略资源储备体系,再到重视空中力量与陆地装甲力量,共和国的崛起成了他们最好的学习范本,而不久之前不被看好的共和国海军更是震惊天下的让日本海军联合舰队两大舰队成了东海里的未来珊瑚礁,这个事件直接刺激了希特勒强悍的神经,似乎困扰在他身上的最后一根束缚之绳也要解脱了。

    “战争需要强大的国家综合实力,人口、经济、工业、交通、能源等一系列因素是左右一个国家战争能力的关键性因素,第三帝国已经完成了莱茵河地区收复,世界各国也对此表示了默认,按理说德国已经没有可能为了国家主权而战,但弗雷德里克却口口声声说是德国面临着复杂周边形势,这话好像不应该是德国大使该说的,这样的话只可能出自一个前提,那就是希特勒需要共和国的帮助,以达到其扩张战略。”

    头脑风暴了几秒钟后,张宇也不打算绕弯弯了,直接说道:“我国是始终奉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国家之一,用于国家或地区防御性质的军事技术的贸易,也是符合我国贸易政策的。上一次的贸易已经涵盖很广阔范围,但我不知道,这一次贵国需要些什么?”

    曾经在欧洲大战也即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跃成为世界头号军火商的自治区政府,也就是现在共和国政府的前身,当初就在全球范围之内赢得了最佳军事贸易对象的“好名声”,战争所需要得一切都可以从自治区购得,而后俄国内战期间,共和国政府眼睛都不眨一下的就为基洛科夫斯基前后提供了数百万吨的作战物资。

    这种豪迈之气不仅体现在那句“你敢买,我就敢卖”的豪言壮语上,更多的是体现在共和国强悍的工业生产能力,和无所畏惧的办事作风,也就是共和国想贸易的对象、想达成的贸易,是不容被第三方力量干扰的,除非第三方力量想要和共和国比试比试。这种豪迈之气对于德国而言也是受益者,当初让世界不知多少人惊得吓掉下巴的超级技术贸易,是摆明的大宗军事贸易,是给欧洲地区带来战争威胁的,但英法等国愣是不敢抗议半点,或许是因为一个小小的印尼华侨事件,也能让共和国大动干戈的出动海军差点就奔袭印尼,甚至是欧洲荷兰?有这样暴脾气的国家,日不落帝国也只能承认夕阳被乌云所暂时笼罩了。

    所谓大胆的最怕玩楞的,玩楞的就怕那种不怕死的,共和国虽然不是不怕死的,但谁也没那个能耐和决心和有着世界第一人口数量和“第一工业强国”称号直接对抗一下,用战争来一步步走向统一和崛起的共和国,可以说就是从战火中崛起的,“震慑和威胁”的字儿应该是共和国冲别国吼的,而不是别国给共和国所应该说的。德国也只有何共和国这样鬼神不惧的国家,才能发展出想要的贸易结果,而不需要顾忌到其他国家反应,当然其他国家也可以和共和国自由贸易,到底谁能买得更多、更好,这就要看谁更财大气粗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