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爆料者 (第2/3页)
创新的国家,能够维持工业经济的长期繁荣吗?爱丽丝显然知道答案,这是她同意丈夫移民中国的第二个理由,因为有知识的人在共和国是不会被饿死,犹太人能来这儿,他们自然也能来这儿。
第三个理由,便是女人天生就对安定平稳生活的向往。在共和国,强大的军事力量构成了坚不可摧的国家盾牌,时至今日终于没人敢小觑这个曾经被辱骂为“东亚病夫”的东方大国,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连轿车、电视机这些都还未见过的时候,共和国这边已经人进入喷气式民用航空时代,舒服的喷气式客机能够载着数量众多的旅客更安全和更舒适前往更远地方,琳琅满目的商品也体现着市场经济的繁荣。
稳定、繁荣、强大、自由、创新、包容、自信……由一个历经数千年发展的民族所构成的伟大国家,拥有着很多优点吸引着来着世界各地的精英人群,优渥的待遇、良好的工作环境、完善的社会福利保障……爱丽丝发现自己没有理由拒绝来到共和国工作生活,但实际上真正移民共和国,并不是他们所想象的那么简单。
“亲爱的,我支持你,不过我们怎么能全家移民过来呢?”
爱丽丝知道,对于移民共和国,只有有职业移民和亲属移民两种,亲属移民就不要妄想了,爱丽丝和乔布森都没有亲属在共和国,而对于他们而言可能性最大的就是职业移民。但这种移民方式虽然针对范围广,但条件要求比较苛刻,如果是在某些领域有特殊技能者、杰出的科学学者或专家教授、高学历且能力突出、技术性人才,这些都容易获得移民许可,而最不济也需要走投资渠道,至少为共和国带来五十个就业岗位的投资即可赢得移民许可,或者是受聘于共和国有聘用外国务工人员资质的企业,进而以工作移民方式完成移民。
然而,两人虽然学历不低而且还是很有名气的记者,但他们并非什么技术性人才,也不可能是某些领域的专家级人才,更不可能到共和国来创造什么工作岗位,摆在他们面前的唯一出路,就是以工作移民方式来到共和国。
“我们可以找工作,我相信以我们的能力,在共和国找到两份新闻相关职业还是不难的,而且我们有很好的在华工作履历,找到工作实现移民应该不难”下车前,乔布森安慰道妻子。
“那你现在要去干嘛?”
“我需要将一个记者该讲述的事实公诸于众”说着,乔布森指了指他的挎包,里面除了相机之外还有他在平壤地区所拍摄照片的胶卷,这些可都是他所要揭露某些事实的重要证据之一,同行其他人员或多或少都有收获,这些收获都将很快呈现在共和国外交部的特别新闻发布会上并被公诸于众,这也是他们急急忙忙在共和国空军的帮助下从平壤赶回丹东后,又被共和国的外交部特别包机给接回首都,然后就被专车车队接送到了外交部来的原因,或许共和国比他们更想要让世人知道某些事情。
匆匆而来的代表团车队相继驶入了共和国外交部的停车场,警戒线之外拿着“长枪短炮”的记者们就开始激动起来了,但蜂拥而去的他们很快被护卫代表团的武警隔离开来,乔布森等人很快被引入特别绿色通道直达新闻发布会现场,而那些没有抢先得到好料的记者,自然马不停蹄的马上转移战场,现在是个人都知道代表团即将为世界带来他们所调查的结果一事是多么吸引眼球的,而更为细心的记者已经观察到了不少代表成员的脸色不好。
“各位记者朋友,今天是1943年5月9日下午4点,刚刚乘坐包机从战区回到共和国首都的平壤事件国际调停代表团一行27人,目前完成了平壤事件调查,现在就请我们的代表团团长国际红十字会亚洲协会会长布雷隆先生为我们讲解一番他们的调查结果”
共和国外交部部长萧奈天很礼貌的示意主讲台从现在起交给布雷隆,这个特别新闻发布会就是为了代表团准备的。走向主讲台的布雷隆看起来神色非常不好,走上台前也不整理一下衣冠,直接开口说话了。
“我很荣幸能够作为平壤事件国际调停代表团团长,参与到平壤事件的实地调查当中。几经辗转,我们对平壤事件所发生的平壤南城区即日军所掌控区域进行了实地调查,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共和国外交部在所公布的摄像和关于日军违背国际公约的反人道行为的国联申诉,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事实。”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了日军的确存在有奴役统治朝鲜平民的行为,我们虽然没有找到日军以朝鲜平民为人体护盾避免己方伤亡的证据,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日军存在有极其恶劣的行为,这其中包括屠杀、限制平民行动自由、断绝粮食供应等,尤为残忍的是日军针对平民的屠杀,这不是一支军队所应该有的行为,他们更像是一群毫无人性的强盗,不是所谓的为了保障日本朝鲜总督府实现朝鲜人民幸福生活的军事力量。”
说着,布雷隆指了指台下的乔布森等随行记者们,这些记者早已将胶片交给了共和国外交部的工作人员,胶片已经以最快速处理好,收到工作人员给出的准备就绪手势后,布雷隆接着说道:“在调查中,我有幸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