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谁更强悍? (第2/3页)
在城里的布防就显得很从容了,即便之前有大量的难民已经逃到乡下或者去了南边,城区里剩余的朝鲜平民数量并不是很多,但足以让进攻的中**队畏手畏脚了。而这一切,也正是旭川长介所希望的。
现实就和旭川长介所预想的那样,血肉长城终究未能战胜钢铁洪流,当战火蔓延至城区里的时候,之前在城外攻击战中很自由发挥着强大火力的中**队,一进入城里就立马变得更为谨慎起来,射击考虑得更多的不再是火力压制,而是精准打击,毕竟那些普通的楼房砖墙可扛不住机炮、重机枪等武器的打击。
战争终于变得不是一边倒的屠杀,而是互有来往的战斗。
从北面、东面、西面,三面进攻的第六集团军,对宽阔的主街道进攻中安排一个连队,而在一些小街道就安排一个加强排。狭窄的地域决定了部队无法同时展开更多的力量,只能以一个连或者一个加强排的方式轮流向前进攻。同时,还为了避免造成太多的平民伤亡,第六集团军很注意使用重火力,依靠得更多的是步兵们的协同搜索进攻和狙击战术。
“这样的速度实在是太慢了,我们必须推进速度否则,日军没能见识到我们的厉害,反而变得日趋强悍起来。”
第六集团军指挥部里,韩硕有些不满的看着缓慢变化的态势图,进攻部队明显受到了制约,反观日军则是很娴熟的利用各种工事组织防御,甚至是小规模反击。
“必须改变战术,而且就是现在,我倒要看看,到底是谁更强悍”韩硕心里升起了这样一个想法,暗自肯定后就立刻叫来几个参谋,将自己心中的战术设想给他们说明之后,立刻让他们去仔细研究一番可行性,尤其是对现在这种战局状态的实用性。
不到二十分钟,参谋们就拿出了一份简要的作战计划,这是他们根据韩硕的战术设想、战役目的,将原本给陆航团量身定做的作战计划,加以修改之后就成为了现在韩硕手里的,一份名叫“蛙跳”式作战的计划书。
“通过直升机机降部队,控制城市重要要点……”听完韩硕的解释,侯海潮略略思索后,就说道:“我记得在40年年度的演习中,好像战略反应军的低空突击旅就曾经用过这种蛙跳式战术,一个旅很快就收拾掉了第八集团军的一个机步师,还把他们军的防空旅给重创了。”
“这种超低空渗透突破,借助武装直升机的强大火力和运输直升机的连续作战能力,几乎是让陆军给飞起来了,他们有着比空降部队更好的战场机动性,还能通过运输直升机的运输获得必要的重型武器,攻击力和突破能力实在强大。”韩硕先是赞赏一番,立马调转了话锋,说道:“但这种战术的大规模运用,需要很强大的硬件条件支持。而现在,我们的陆航团要面对的不是一个重装集团军,而是一座不会移动城市,我们为何不能尝试呢?”
说着,韩硕将指挥部的一个空桌利用起来,将几个水杯当成城市里的建筑物,列放好后,指了指其中一个象征着紧靠街道的建筑,他说道:“日军现在所依仗的,也就是这些城市建筑的天然庇护,还有就是我们对误伤平民的顾忌心理。解决这个状况其实很简单,要么不顾及平民伤亡,直接以推土机战术开进便是,可这样一来,咱们倒是完成了战役行动,可给朝鲜政府留下的肯定是一片废墟和一具具被误伤而死的平民。”
“另外一种方法,就是刚才我建议的。”韩硕取出了自己的钢笔,代表着能在低空飞行的直升机,说道:“借助运输直升机,我们能将部队快速部署到关键要点上,和地面部队展开立体式进攻,同时整个过程将由武装直升机提供掩护,随时可以打了就转移或者撤离”
第六集团军的陆航团有一个支援飞行大队,也就是以多用途直升机、中型运输直升机、侦查直升机等为主要装备的作战支援型大编制飞行大队。而在此次行动中,能有一次性运输一个加强排的中型运输直升机肯定是排不上用场,而且它过大的身子也不适合于城市机降作战,只有一个中队2架战机,数量也不够。
真正参与行动的作战主力肯定是多用途运输直升机,和中型运输机一道,作为取代“力神”运输机的它们,其性能自然有了很大的提升。拥有更为先进电子设备的“黑骑兵”多用途直升机,其研制的目的就是多用途,当然最大的能耐还是只需一名驾驶员,却能搭载名(超编3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执行向敌人前沿阵地或纵深运输部队,或者是单独发起地面目标进攻或伤员救护。
与之相配合的“钢铁鸟”中型运输直升机,采用了两副纵列反向旋转的三片桨叶旋翼,前低后高、对称配置两台发动机,并有不可回收式四轮式起落架,内部有效载荷.5吨、最大吊挂载荷0.吨,具备很强适应能力和全天候、多地形、多气候飞行能力,可一次性运输超过三十名士兵或者一个炮兵排。但缺点就是体格实在是不符合城市作战需求,因此它们被排除在外了。
接到命令后,陆航团支援飞行大队很快完成了参战直升机的调配,同时参与护航作战的攻击直升机大队也选派出了一批攻击直升机。按照计划,每一次机降作战,至少需要机降两个步兵班在能够相互提供火力掩护的楼房上,所以每一个机降行动就需要两架“黑骑兵”多用途直升机和至少一架“制空鹰“攻击直升机相配合。
支援飞行大队的多用途运输直升机中队有两个,并且是以四架直升机为一个飞行小队,两个中队也就是24架运输机,按照两架一个机降组合,十二架一个波次。那么一次大规模的机降出击行动,需要动用2架“黑骑兵”运输直升机、架“制空鹰”攻击直升机、2个标准步兵班。
参与机降作战的第六集团军特种营很快就位,很熟悉机降作战的他们以很快的速度挑选出了参与首轮行动的2个“步兵班”。为此,十二个人统一身着特种兵应有装备,比如作战服、防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