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中医的利弊 (第2/3页)
时是中医的短处,中医从人体整体入手,以调理营卫系统,增强人体整体免疫力来治疗,确实能够治愈一些西医诊断不明,一知半解的疑难杂症症,甚至西医认为的绝症肿瘤,中医也并不是完全无计可施,不过这些却不是中医普遍能会的,普及是个大问题。”王旭叹息道。
“这倒是,西医普及容易,只要了解基本的医理常识,配合各种仪器,大多数西医大夫都能很快上岗,中医在这一方面却是很局限。”彭山赞同的点了点头。
王旭呵呵一笑道:“人常说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很准确的阐述了中医的理论,所谓医国,就是改变和治理人们周围的生存环境,病由因生,环境不同,疾病滋生的土壤也不同,所谓医人,则指的是匡正国人的思想,一个人最主要的就是精神,情绪影响阴阳,阴阳衍生疾病,良好的思想情艹陶冶出良好的情怀,懂得养生的人往往长命百岁,最后一点才是医病。”
王旭说着顿了顿接着道:“由此可见,中医治病是下策,未病而预,才是中医的真谛,环境情艹缺一不可,中医是古代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和病魔争斗的经验结晶,并不是科学理论。”
彭山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道:“现在社会环境污染,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物质条件提高了,精神享受却堕落了,这就从一定程度限制的中医的发展。”
“正是这样,医国,医人两者已经消失了,剩下的仅仅是医病,中医想要与时俱进,就必须创出适合自己的医疗体系,以前的思维行不通了。”王旭感慨道。
赵凯在边上听着王旭和彭山的谈话,不住的点头,他的见识和王旭彭山比起来都差不少,这种道理他以前是不曾去想的。
看着赵凯点头,王旭再次笑呵呵的说道:“与其说医术是一门自然科学,倒不如说是一门社会科学,他包含的五花八门,治病只是其中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就拿西医来说,针对的是单个的疾病和病毒,可是这病毒滋生的速度远远比你突破的速度快,解决了一个难题,又迎来一个新的难题,正如03年的[***],猛然间一个陌生的病毒袭来,就会让大多数医生慌神。”
提起这个[***],王旭是感触颇深,当时[***]来袭的时候,王贺年还在世,他也不过在上高三,根据新闻报道,全球因为[***]去世的人不少,然而青府县却没有一例,发现的十五个[***]患者,王贺年都全部治愈。
没有所谓的疫苗,也没有所谓的特效药,王贺年也不知道什么[***]不[***],在王贺年看来,当时的[***]无非就是一种由春温伏湿造成的瘟疫,他由患者的症状入手,通过正确辩证,扶正祛邪,用数十种中药材,依次清热解毒,透热达邪,同时静脉注射中成药提高效果。
就在王贺年治疗期间,[***]的消息愈演愈烈,当时青府县的领导都建议将病人隔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