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06章 祖传重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006章 祖传重宝 (第2/3页)



    所以他的进步是微乎其微的,如果现在让他去鉴赏一样瓷器,他肯定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准一个打眼的大棒槌。

    莫立明曾不止一次地想啊,自己现在若是拥有陈汉十分之一的水平那也能上古玩市场溜达溜达捡捡漏了,何等潇洒啊。

    可惜的是他仍然是一窍不通,每次出来陪公司的专家踅摸东西他只能够呆在一边看大戏。

    由此可知他对古玩学问有多么缺乏了,他就像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求知若渴,从别人那里学到富有实际意义的经验也是他所想的。

    “呵呵,小莫,话别这么早就下肯定了,得先看好才能下结论。”陈汉意味深长地一笑道,“古玩这种东西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有时候亲眼所见也未必就是真的!不过也是了,宣德瓷器,谈何容易?搞古陶瓷的人谁不知道,经过明代初叶洪武的这个过渡期,到了‘永(永乐)’‘宣(宣德)’年间,那可得说是进入了明代瓷器的鼎盛时期,尤其是那会儿的青花瓷器,乃典范之作,人称‘永、宣不分家’。这玩意儿一直以来为后人追仿,因为它们用的是进口钴料,叫‘苏麻离青’,烧出来的颜色特‘抓人’,虽六百多年前的物件儿,那釉色清亮,花色在釉下发出淡淡的幽光,给‘好古’之人迎面打出来俩字儿:养眼!再说那画青花的‘苏麻离青’料,人说比蓝宝石都金贵,其产地一说是西亚地区的波斯,也有说是非洲的索马里……”

    就大名鼎鼎的“宣德瓷器”,陈汉原原本本地说了起来,他口齿清晰滔滔不绝,莫立明听了如沐春风,他竖起耳朵,每一个字都认真聆听着,生怕错过了哪一个细节,陈汉发表的见解无疑是在间接地辅导莫立明的功课,他受益匪浅。

    “陈总,当时候的西亚和非洲都距离我们国挺远的吧?那些珍奇颜料又是如何转运到景德镇等瓷窑的?”莫立明好奇地询问道。

    陈汉笑了笑道:“小莫,你这个问题有史料可证,明初时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是当时东西方过往商船的避风港,从西亚来的商船带着许多可居奇货在此进行贸易,正好郑和的船队路过这里,所以郑和于明永乐年间从南洋带回来的‘苏料’,很可能就是在这些商船上获得的。你瞧瞧——六百多年前,三宝太监不经意间做了这么一笔买卖,到了今儿个还搅得一些人睡不着觉,一天到晚胡说八道的……”

    两人笑语相谈,莫立明发现,陈汉说话的时候语言挺诙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