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天上人间梦里(一) (第2/3页)
理寺的人,宰辅,刑部,御史大夫。可最后如何判决,还必须皇帝手书。
也没有那么多大案与要案发生,可这是一个杀手铜。某些时候,会起很大的震赅作用。比如李威登基后,第一个想要做掉的人,必然是裴炎,此人不除,必是后患。没有他的串连,武则天能有什么气候。是不错,内宫几乎为武则天掌控,甚至能过内宫向外幅射,能动用许多人手。这个难度并不高的,象秋仁杰利用了一群游侠儿,武则天想利用一些市井不民,更是容易。
可关健还在朝堂。没有人串连,难道武则天从内宫走出来,挨家挨户去拜访?而且这个人还不能太简单了,就是薛元超都无法胜任这项任务。
但是想掰倒裴炎,是找到了真凭实据,或者载赃嫁祸,或者通过先贬后杀,这个三品以上的人事调动与大刑狱的权利在李治与武则天手中,李威就不大好动。
可这一点,还没有大政务来得重要。
比如出兵,或者进行某些改革,或者重大的命令,这些政务若还是李治与武则天掌控,李威捞取的只是一些滴剩下的油星,不是傀儡,也等于是傀儡。没有提,一旦登基,李威同样有权处理政务。至于会不会出现南辕北辙的故事,皆不去想。但这份权利却是能实打实的落在手中,然后就看各人的神通了。
经裴行俭一提醒,几人人皆以为然。
其实武则天也想过,这个大政之权,不抓,儿子势必大。可是时间紧迫,她一时半会想不出来好办法挽回,只好忍痛割爱,不能争。一争,儿子苦心良久,到现在才发作。一定不会甘休。
没有办法,只好放弃。再说,利不厚,心也不动。
裴行俭又说道:“至少殿下登基后,能得到四成实权。……
朱敬则是老实人,担心地说道:“只怕以后更乱。”
“那也未必,看殿下如何调和。政治本来也是一场更激烈的战争,有时会进攻,有时会防守,有时会妥协。朱少卿所担心的,某知道。可你想过没有,天无二日,地无二主。自从十几年前,陛下诏书二圣,就已经乱了。”
反正天上很早就出现两个太阳,再多一青也无妨。看百姓官员与将领如何选择,太子这颗有用的太阳升起来,其他两太阳不下去,早迟也会让后羿射下去。
这句话有些大逆不道,不说,又道:“还是让殿下先登基再说。各位可否想过,为什么殿下在青海就掌握了大量有用的证据,不去发难?是臣,是子。若殿下那时候是皇帝,将几万大军率回,谁能阻拦?”
秋仁杰与李义谈眼睛已经雪亮起来。
“再说,不妥协,后果大家皆无法能准确预料,而且殿下即便如愿以偿,也会背上逼宫的恶名。”
这也是无法否认的。玄武门政变,成了李世民一生最大的污点,不然以他的文治武功,不是圣人,也不亚于圣人。李威这一次没有起兵,正是顾忌着种种,通过明崇俨的案子来逼迫父母主动妥协,还是逼。大不了比玄武门带来的影响,要好一些。
但现在不需要李威去逼,李治与武则天自己主动作出妥协,就不存在逼宫这一说法。为了正这个名,为了免去这个恶劣的影的,放去一些权利也是值得的。
可是秋仁杰还有些犹豫,说道:“天后的手儿……”
“这也不怕,殿下,请借一步说话。”这一番话,法不能传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