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六十章 三千乐指(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百六十章 三千乐指(二) (第2/3页)

太子也不会喜。诏书上说不究了,可自己仕途也到了头。于是上书,要求致仕。书土立准。退休吧,勉强获得一个比较圆满的结局。他这一退,李贤在朝堂土最后一面旗帜,也随之倒下。

    车驾开始赶向东都。

    可是上官婉儿一直随武则天同行,东宫诸女还是不得见。十分担心,秋惹找到了狄仁杰。她的义父吗,又在路上,拜访一下不算过份的。

    秋仁杰看了看她的肚子,说道:“慈儿,恭喜。”

    二女出身单薄,在东宫,或者将来的后宫,很难有作为。可母以子贵,若有了子嗣,在以后的后宫也能有一席之地。

    “谢过父亲大人”狄慈脸上绯红。又道:“婉儿她“?”

    “婉儿她会平安无事的”秋仁杰道。既然武则天重新让上官婉儿写诏书,而且这三道诏书,皆是重大的诏书,不象上官婉儿以前写过的几道诏书,都是无关紧要的。比如祭祀,安抚,劝慰,等等。于其说是执掌诏命,不如说走进内宫,给武则天做一个话伴的。

    可这几道诏书皆是涉及到政治,最后一道诏书,换作以前,北门学士都没有代笔,大多数是武则天亲自书写。

    说明皇后这口怒气噎了下去。但上官婉儿脑门子上那个血窟窿,多半没有好清,放出来,会招惑议论。不如将她继续关在自己身边。

    大约说了其中的过节,又说道:“此次良媛替太子立了大功,但在皇后身边发生的,既然皇后怒气消解,你们以后不要再议论了,或者再到处求人,反而不美。”

    “是。不过父亲大人,良媛这个主意,韦良娣也参与了。”

    “韦良娣啊”秋仁杰眼前浮现着去年那个小姑娘看似无心地问自己的,那一句话。道:“我明白了。”

    很是无语,自己当时根本就没有想起来,难怪皇后要生气。一个聪明似妖怪的人(段夫庆手下两个蕃子的供词),居然让两个小孩子耍了花招,换自只心里多少地会不平衡的。况且皇后本非善良之辈。但是他想到了另一件事,道:“你以后勿必不能轻视那个韦良娣。”

    上官婉儿聪明不要紧,她的出身,注定以后顶多成为殿下的一个宠妃,就象自己两个义女一样。但这个韦月本o一旦有如此智慧,必然影响到后宫,出身高贵,相貌美丽,而且制订了这条计策十分歹毒,可见她的心性。对此秋仁杰并不排斥,东宫之中几女过于柔弱,也需要一个行事果断狠辣的人居中侧应。

    “支”

    “回去吧,对东宫几位妃嫔说,上官良媛会平安无事。只要伤疤一好,必然返回东宫。”

    “支”

    “还有,对她们说一声,若是没有错,一段时间后,皇上必然下诏书,让太子殿下回京。”

    “是”秋慈惊喜地说道。

    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京城,说不定自己生产时,太子就能到达。那才是一个喜讯。

    这时候生产是一件很危险的事,只要难产,一半的机率,母子很有可能同时亡命。然后是孩子的成长,在一两岁时,孩子是虚弱期,同样也是危险期。所以没禄氏回逻些城后,继续隐瞒赞普的死讯力直到孩子确认平安无事,才能将丧信发布。当然,还要与论钦陵有一番交涉,让这个权贵支持。这样才能让儿子,平安地做赞普。

    做了赞普,大义就抓在手中。

    李威的奏折,也到了长安,李治不在,送信的信使只好追赶,一直追到华州地界,才将车驾追上。将奏折呈上。

    听武则天将奏折读完,李治说道:“宣刘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