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二十六章 甚辇路(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百二十六章 甚辇路(一) (第2/3页)

   还是没有人注意段夫庆。

    唐朝胡风大盛,李承乾差一点将东宫变成了突厥牙帐,未免做得太过份,可是胡舞、胡服、胡乐、胡酒,等等,在唐朝十分流行,包括开放的风气。许多人家用胡人为奴为婢,就是皇宫侍卫中也有少许的胡人侍卫。

    若是一名吐蕃人,会有人注意,可是一名讲着流利唐朝话的胡人,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

    当然,早迟要被发现,秋仁杰布了天罗武则天也派了心腹监视,不被发现是不可能的。但想知道他根底,那却需要十成十的本领。

    但是段夫庆也没有得逞。

    本来武则天也没有想到,听到次子也随诸位宰相到东都,按照制度不过分,不但是李贤,所有宰相来到洛阳,等于国家重心正式转向东都,其他的相关大臣,也随着从长安转移到洛阳。可她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找到了李治,说道:“臣妾疏忽。”

    “皇后,疏忽了什么?”

    “陛下,当初既然有人收买张桂东,今天若是将弘儿的信张扬开来,会不会有人又要通知吐蕃?”

    李贤写的悔过信早到了东都洛阳,然而这对夫妻皆当作了耳边风,不相信。

    李治脸色一沉,有了第一次,很难保没有第二次。小五在信中将所有计划一起说了,一旦吐蕃人知道,后果不堪设想。神情阴云密布,过了好一会儿说道:“不给诸位宰相看,也是不妥。”

    军国大事,不可能只能这对夫妻在后宫,商议了一下就决定下来,这也不符合制度。

    “臣妾倒有一个办法,是军情,非是政务,戴至德等人对军务又是不懂”

    看来人是不会全能的,李敬玄得到了证明。李治说道:“你是说只找刘仁轨商议?”

    “臣妾就是此意。”

    立即将刘仁轨喊来,剑南的军报,是从长安发过来的,主要是将李威这封信拿了出来。实际上,李威也怕出意外,大约的说了一遍,毕竟需要国家支撑着这场战争。

    辖区很广,佻州、叠州、河州、廓州、部州,甚至凉州、甘州、肃州的军队,李威地可以调动。可是剑南那一片不是李威所能动的,只能说相互请求协助用兵,否则就是越制了。

    关健的一些时间地点,也略了去。

    不过这不是李治与武则天所能看出来的,刘仁轨先是愣了一下,这是国家大事,需要各个宰相一起商议。可还是明白了,看了看帘后那个美妇,心中有些苦涩。这几年分分合合,就象一场闹剧一样,还不知道要闹到什么时候。

    放下了这个想法,认真地又将李威的信看了一遍。李治看得不真切,可他却能看出太子更详细的计划,想了一下,说道:“好啊,臣也赞同。论钦陵侵犯了剑南三州,立即返回逻些城。这一番大战,我朝国力大伤,吐蕃国力更伤。

    他们的制度与我们唐朝又不一样,是多个部落组成的。战胜会为了利益拧在一起,战败了,却会危机四伏。可是此人很有些本事,说不定不久后,就将吐蕃平稳。一旦平稳下来,除非我朝没有举动,若有,他为了向国内交待,必然还会反攻。因此需要加快步伐,乘他不在青海之时,将党项人以及河东其他羌人收拢。收拢了这几十万羌人,等于拥了数万机动的军队,又可以为我朝分担压力。”

    “朕也是这么想贼”

    “所以要快,要么不战,相持下去,论钦陵最希望我朝这样做了。若战,仅是九曲不行的,那样我朝兵力会摊薄,面对论钦陵,未必会全功而退。”

    “可如弘儿所说的那样,战线会更长。”

    “是,可是陛下你看,青海,赤岭为天然城墙,然后到了九曲,也未必没有天险。黄河就是天险。再过了黄河,与积石山之间距离不宽大,又有许多山脉横阻。真正的通道不多,小的山道,如殿下在张掖三道所做的那样,用火药毁去山道。大的通道,仅筑两三城,即可防守。攻防战利于我军。然后到了积石山东侧,松州甘松岭我朝设通轨军。”

    “已没。”通轨军离松州已经很远,两百多里地,为了供养这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