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未怕金吾呵醉(一) (第2/3页)
么办?杀是不敢杀,就是幽闭都不敢后来老三好象做过,可似乎那是母亲残杀大臣,暴虐宗室,二张猖獗之后,让所有正直人士失望后,才敢那样做的现在母亲诸多行径手段没有彰显,自己即使有这能力,能不能去做?
“孤担心,母后也能看出来这两年内政局将越来越动荡不安可是东宫孤一直不放心,前几天,裴雨荷将野辞明月喊到一起,是好心,表现大度可孤有些失望大度不一定非要这么做,孤不在没有办法,在,可以先禀报孤一声这使孤想到了李相公固然受了蛊惑,认为孤是偏向胡人的实际错了,孤还是偏向汉人的可是孤不能说,也不能将这种偏向带到处理军务与国家当中,量才施用,才是真正用人标准但实际上,他也是想为孤好,想一举在河西,将吐蕃击败后果不一样,情况很类似因此,孤一直很担心东宫”
两个女子一起低下头
“后宫诸女当中,孤不会偏爱谁,即使将来,也不会纳太多妃子与你们相遇,是种种机缘,野辞明月是因为战局所逼,但是东宫那么多宫女,也有长相秀丽的,孤却不碰,正是因为此理你们当中,论心机,长大后的韦月,你们一人不及论才气,你们也不及婉儿可是现在,诸女当中,你们二人皆是聪明绝顶,年龄又最大,阅历又多,心智是你们最成熟的因此,要果敢地站出来,多担待一些”
想到这里,略略有些头痛
很想打造一个和谐后宫的,看起来,有那么一点倾向可是这些天相处下来,却发觉不是
狄蕙狄好出身寒贱,所以与碧儿走得最近碧儿与她们走得也近,但与韦月婉儿相处时间长,相互关系也不错对杨敏与徐俪没有恶感,还能处得来发觉裴雨荷没有想像的那么恶劣,渐渐也能说几句不过其他几女没有敢轻视,也是自己在撑腰
杨敏与徐俪似乎又是一路的
韦月与婉儿又是一路的,但韦月虽小,渐渐也长大起来,心性颇高,上次找了一条借口,将婉儿与韦月搂着睡,特地训了近一个时辰,就是不让她养成这个坏习惯
裴雨荷名份最大,可颇有些孤家寡人的味道
“可是……”狄好欲言欲止
“孤知道你们说的是什么孤还不算昏庸,处事唯讲公平二字东宫之中,名份是名份,可不管什么名份,得让孤满意”
话说到此,不用再说直白
“是”二女轻声答道
“而且孤也不想自己亲近之人相争母后因为争,所以让孤成为太子可是孤却希望二十几年前后宫一幕永远不要发生在东宫不论是谁,若是那样做,孤只能会是很伤心为了安宁,她们无论是谁,只会成为失败者这一句话,待会儿回去,孤也要对她们说总之,为了大局着想,孤会喜欢,你们亲如姐妹,孤喜欢”
“是”
“你们明天就要回去了,孤还有一句话想说今天与你们说的话,是你们心智成熟,所以才说的,对雨荷她们就不要提了母后,你们在东宫之中,还是要尊敬”
“是”
“回”
三人再次踩着青草,向车驾返回
……
一边听着妻子读信,一边吃着胡饼发呆
皇帝的主食也是胡饼,不过比百姓吃的那种胡饼味道好得多,李威反复比较过的
薛仁贵那次还能怪这个怪那样,这一次终于意识到吐蕃的强大,论钦陵的可怕历史上,李治自李敬玄大败后,直接放弃了重拿下青海的想法,尽管青海虽好,有了青海,不仅有南丝绸之路,还能使河西走廊不再单薄但一败再败,吃不消,连李敬玄等人,都忘记追究责任
现在知道了,吐蕃得慢慢来,这个蛋不是恐龙蛋,也是只鸵鸟蛋,一口绝对吞不下去的
因此,儿子这封长信,写了很多东西,也觉得写得比较合理
但大半天后,李治忽然问道:“皇后,这一战,一共花了多少钱帛?”
史学家羞于谈利,很少写这方面的历史,顶多用一句,穷兵黜武,民不聊生可实际上,却是很重要打了胜仗好些,有战利品瓜分,唐朝军队也不真是傻子,虽不象游牧民族那样,顺手牵羊,还会做的胜仗了,死的将士就会少,有功劳的赏赐一下,没有功劳的回家继续种田本来服兵役,就是府兵的义务
但打了败仗或者惨胜,压力就大了不但有赏赐,还要抚恤,我家的儿子为国家战死,这可是一条鲜活的人命,朝廷总得意思意思再加上官员的层层剥削,一个士兵的抚恤就要花上几十缗钱
比如这一次,死了八万多将士,虽有一万多人是胡人或者党项人,还有近七万唐军牺牲就是胡人与党项人,朝廷同样还得意思意思,不然以后那一个胡人愿意替唐朝出征?
“不计以后的抚恤,大约花费,前后计达五百万缗”
“五百万哪,”李治有些头痛想了想又问道:“除了正常的税务外,其他收入有多少?”
“海市今年会增加,狄侍郎到东都后,臣妾刻意与他交谈过,他估算了一下,今年有可能海市税务能达到二百五十万缗钱以后还会增涨,不过会越来越慢,大约到了三百万时有可能暂时达到巅峰”
武则天想了很久,还是决定将狄仁杰调回来与魏元忠相比,狄仁杰比较圆通,这几年政局不稳,需要的是狄仁杰这样的人,而不是魏元忠这样的方正君子
这一回坐了火箭,一下子爬到刑部侍郎这个位置
到了洛阳后,又亲自会谈对此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