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一十七章 堪笑一叶飘零(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一十七章 堪笑一叶飘零(一) (第2/3页)

,那是不可能的。那么数来数去,只有自己亲往才能适合。就是这样,也不可能让所有人真正臣服。这才是头痛的地方。

    但若说出来,懂这个道理的人未必有很多,甚至还认为,派出大臣级别越高,越能振作士气。若那样,不用打仗了,各方比派出官员档次即可。

    “各位退吧。”李治挥了一下手说道。

    大臣退了下去,郝处俊将李威拦住,说道:“殿下,可是千金之躯,西南一行,已是过逾之举,怎么会答应去青海?”

    “郝相公,此事去年就有人在谋划。”

    “去年?”

    “是去年。郝相公在去年可听到坊间的议论声,说刘相公去了青海,做的还不如孤好?”

    “知道,那又如何?仅是坊间的议论声,如果当真,国家休想治理了。”

    “孤开始也是这样想的。直到上元节,遇到前年的状头郭震,他也大发议论,孤才觉得有些不对。郝相公,你可曾想过,刘相公去青海,只是防御,为大战做准备。然而因为与李相公不和,朝中没有提供足够的物资,甚至刘相公许多进谏数次驳回。”

    郝处俊惭愧不能作声,刘李二人之争,连郝处俊在内,都抱着袖手旁观的态度,虽确实不大好劝好调解,可事态扩大,他们也有失职之处。

    “孤虽然一战侥幸大捷,居中却多有薛仁贵与裴shì郎相助,才取得的大捷。但是刘相公呢?久经沙场,百战百胜。当真孤的军事能力超过刘相公,当真百姓已经忘记了刘相公的战绩?”

    “殿下,你为什么不说?”

    “孤若说,试问证据何在?当时没有几人知,若说出来,必然许多人知道。群臣纷争,有些大臣对孤虎视眈眈,若是他们知道,会不会推b助澜?若只是孤的疑心,事情反而会不会成真?”

    “可是……”

    “是孤的担心是对的,什么盾谶,分明是有人刻意伪造。”

    “那么殿下为什么还要答应?”

    “不答应不行啊,自盾谶出,坊间又有许多谣传,有的百姓不知大势真以为孤一出兵,吐蕃立平。当真那么好平的?还有的百姓又将逃户风b翻出来,说孤文武双全。父皇病情一直没有痊愈,时好时坏,为了控权,又掀起了许多事情,使朝政败坏。为什么父皇还不退位让贤?为什么会有这个传言出现?父皇有没有听到?孤去青海,或者还有一线生机,但在东宫,却更危险了。刚才说那些话,只是点醒大家认清事实,不要对孤此行抱多少希望。”

    “殿下,可……不行,臣立即面见陛下去,要上疏”

    “郝相公,千万不可。现在的朝堂已经不是以前的朝堂,政事未失,正是各位相公依然如砥柱一般立于朝堂之上。若是使父皇动怒,一一或贬或流,朝堂有可能真正为一群宵小之辈把持。孤不想一年两年从青海回来后,朝堂面目皆非。此时各位相公要明哲保身,非是为各位自己,是为了孤,也是为了国家。”

    “可……”

    “郝相公,不必担心,自孤察觉以后,放下所有经义书籍,专看青海以及吐蕃山川地形以及风土人俗,又向裴shì郎学习兵,就是为这一天准备的。”

    “殿下智慧过人,所思远阔,臣不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