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方来还有英杰(三) (第2/3页)
浑各个部族百姓生活不是很好,这可以利用。就是这也要注意,有的部族百姓生活苦,对酋长依然忠心耿耿,有的部族百姓对酋长不满。只有后者的才能利用。要么就是党项人,生活低下,吐蕃人又轻视之。这也可以拉拢。”
但以士大夫居之的李敬玄会不会愿意与这些低贱的蕃人jiāo往?
看来无论自己怎么吩咐,朝廷得准备好战败后的抚恤吧!
还是嘱咐了一句:“缓进稳防,每进一步,立即扎营,修建城堡,只要防守妥当,火yào投石机就能派上用场。这是我军之长。若躁兵轻进,必然大败。”
“但是殿下,朝廷发出大军,如何能做到缓进稳防?”
十几万大军,每天的消耗,将是惊人的数字。不仅是粮草,还有武器,以及其他物资,朝廷也不容许李敬玄象蜗牛一样行军。
李威有些急躁,就这样,未必不败,还想急着收复大非川与乌海?喝了一口茶,静了静心,说道:“不允许也要这样做,虽然朝廷会有人弹劾,但比大败而归强。战争未必非要杀许多敌人,才是胜利。那么也没有了善战者无赫赫战这句话的由来。若你真这样做了,那个论钦陵非得着急不可。不相信,你可以看一下斥候带回来的情报,吐蕃因为穷兵黜武,各部民心皆不稳定。消耗下去,吐蕃准会内luàn。但是你战败了,挟大胜之势,朝廷布置许多的反间计也随之失败。至于朝廷,由孤来替你抵挡,等刘仁轨回来后,我向他劝说,再劝说裴shì郎,以及其他大臣,合力说服父皇。就是消耗,若你能做到牵制论钦陵大军两年,那么你会看到许多对我们大唐有利的变化。”
又喝了一口茶,对李敬玄讲这些很吃力的,必须讲得清楚明白,他才能听懂,不是他笨,是对军事一窃不通。又说道:“真不行,孤今年继续开工,明年秋天将两渠停下来,将海市的税务拨出来,对你支持。李相公,莫要忘记了,还有气疫,中原兵才到青海,无论怎么勇猛,皆不适应。拖得越长,越能适应青海的天气。但切记,不能大败,一旦大败,军心不稳,又成了师老兵疲之势。”
仅是师老兵疲,就够李敬玄逐磨很久。
突然想起一件事,又说道:“这个严格来说,不是气疫,也不是dú气,不是什么葬气,冷葬,南诏有瘴气,是因为人少,许多地方无人居住,各种植物动物尸体**,随着阳光照shè蒸发,吸者中dú而亡。这是事实。可吐蕃那不是,是因为地势高,空中的‘气,里少了一种最要紧的东西,叫氧气,所以呼吸困难,伴随着各种疾病发生。这有一个适应的过程,遇到这种情况也不能以为是其他疾病,胡luàn治疗,派人寻找一种yào材叫红景天的,在青海与剑南地势高寒冷之所,这种yào材很常见,吐蕃最多,用来泡水或者泡酒喝。你去了青海询问一下便知。
李威也没有
去过青海高原,前世有一个朋友去了后,得了高原反应,开的yào方就是以红景天为主,因为关心,通了电话,询问了一下,这才记在心中。
李敬玄又记下来,问道:“还有呢?”
“没有了,再不行,你抛开成见,询问裴shì郎,他的军事天赋不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