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一十二章 江流如此(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一十二章 江流如此(三) (第2/3页)

知道置一点产业留给子孙。太宗文皇帝留下什么江山给了陛下?可陛下打算留什么样的基业给后代子孙?一个九五至尊的皇帝,居然连这一点都看不透,岂不是对列祖列宗放肆?”

    不仅是怦击李治对逃户问题刻意回避,也隐诲指责他为了权利,搞出来的掣肘,使朝堂生生分裂。

    “来人哪,将他拖下去庭杖。”

    太监刚要动手,武则天在帘后说道:“且慢。”

    然后从帘后转出来,说道:“陛下,此人忠烈,不可侮之。”

    这一说,李治终于清醒过来,抹不下面子,干咳了两声,道:“是朕说错了。”

    “不怕错,就怕知错不改,陛下或许还有yào可救。”

    “咳,咳”李治气得再次干咳。

    武则天则是妙目连连,心中却在想道,好一个魏真宰,还有那个狄仁杰,这两个大臣皆是一时难选的人杰,不知道自己儿子如何从千万人中选出来的。十分欣赏,心中都有了与儿子抢这两个人才的念头。

    其实一干服shì的太监也扭过脸去,当作没有听到,这个魏元忠比朱敬则胆子还要大三分。史官更是小声地问:“这一段要不要记下来?”

    武则天转过身说:“记”

    李治忍了忍,也没有办,这些大臣威吓不起作用,就象这上书,不但骂了他,群臣大户一起骂了进去。满朝文武,那一个有这胆量?这样一想,火气下去了,语气也软了,温言说道:“朕也知,可是不易治理。若是举措不当,国家甚至会立即动luàn,而不是等到两百年后。”

    “也许有方。”

    “说来听听。”有比没有好,李治这几天为此都没有心思处理其他朝政。

    “陛下,臣听说过举贤不避亲仇。”

    “是,这才是君子之风。”

    “臣也无奈,可有一个人也许有办,但陛下不能抱着亲之,或者仇之的想。”

    李治与武则天皆茫然,这是谁啊,让李治又亲之又仇之?

    “是太子殿下。”

    “咳,咳,”李治又呛着了。

    太子是皇上的儿子,只能说亲之,怎么说仇之,史官拿笔的手在发抖,小心的问:“这一句记不记?”

    武则天这一回都不敢作主,倒是李治咬着牙说道:“记。”

    然后又说道:“既然他有办,又是太子,为何至今不言?”

    “陛下,昔日臣陪太子殿下去少林寺为陛祈福,太子曾与臣jiāo谈过此事。那时候太子还没有及冠,就有了一些想。太子英明无比,又长大几载,这是国家的最大弊端之一,太子应当有一些更成熟的想。“魏元忠将李威看得太高了,论权谋之术,李威未必很好,毕竟有一些前世的知识,彻底解决不大可能,能缓解的方还是有的。去年jiāo谈时李威也隐约说出,具体的未说,魏元忠也未问,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不能再拖,只好将太子拉下水去。于是顿了顿,又说道:“太子不能言。”

    “为什么不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