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六十四章 天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六十四章 天下 (第2/3页)

长安,一赴汝之约也,二乃诚意请和两国,使两国免遭生灵涂炭。然汝国君臣自视其大,视我吐蕃蛮荒之所,愚昧之民。我吐蕃岂真乃蛮荒小夷?东临洱海,南下泥婆罗,西控西域,北达祁连,控虎贲之士四十万。汝朝以客待我,我回以客礼,汝朝以傲侮我,我当回以甲弦。

    李威哈哈一乐,信上是写得很清楚,受委屈了,我要报仇了。实际不是的,如果真开战,不会象眼前这样小股军队sao扰,而且吐蕃也不想动大规模的战争。打不起!这是这个王妃气她当时低三下四央请自己作说客,自己没有同意,故意写这封信的。

    于是也回了一封信:

    我朝北望小海,南控林邑,西抵波斯,东达海浦。疆域辽阔,古今第一。人杰地灵,物华天宝。琼州海珠缀缨,两淮精米食哺。饰昆仑yù佩,乘天山血马,蒙南犀器为好玩,巴蜀丹青为采署。文明源三皇五帝,道德流传万年千古。坐有亿兆百姓,控有百万雄股。张袂成荫,没臧牦之地。挥汗如雨,掩羌羊旱所。尔本小国,地实寒微。松州一战,八臣自戕,东羌失据,松赞惊怵。太宗垂怜,允尔生机存国,公主下嫁,赋尔百工开化。然狼子野心,不知悔改。要战便战,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天下!

    最后一句引用了骆宾讨母亲檄文里的一段话。但这是打口水仗,没有多大意思。想要吐蕃老实,还得要打服吐蕃。不过这似乎不大容易。

    信送走了,比较好送的,送到鄯州,让鄯州官员,派士卒送给吐蕃的官员,就能立即带到逻些城。

    其实李威误会了没禄氏的意思,也想错了。唐朝再度轻视,自从请和不成,吐蕃国内请战呼声增强,去年冬天,在董之虎苑议盟,以征调后备军事,征集青壮户丁,今年net天,又在拉克之布穷集会议盟,点验红册(士兵名册),让论赞聂领兵赴突厥,这是平定西域反抗的突厥势力,以让西域稳定,安心与唐朝来次大会战,又让董卜建立青海大行军衙。

    吐蕃人并不是李威所想的,打不起,已经准备再度大战一场了。

    但没禄氏不赞成的。

    用乞力徐的话来说,噶尔家族以举国之力,壮一家之威。败了吐蕃全国倒霉,胜了,成就噶尔一家名声。有可能这一战噶尔家族再度胜利,会成为吐蕃的无冕之王,而赞普沦落成法半克的懒王地步。

    所以没禄氏以及忠于赞普的一些大臣依然不想打这一仗,可在信中这些军事计划又不大好说。很隐晦地说了一句,汝朝以客待我,我回之以客礼。还希望继续议和的。

    李威也没有隐瞒,将信递到了三省,可连裴行俭都疏忽了没禄氏的话外之音,说到底,还是低估了吐蕃国内政治斗争的残酷,没有看出来没禄氏的“好心”。不过裴行俭却从信中看出一些,知道吐蕃有可能真要动手了,于是李治再次写了一篇令举猛士敕:朕君临宇宙,司牧黎元,普天之下,罔不率服。蕞尔吐蕃,僻居遐裔,吐浑是其邻国,遂乃夺其土宇……今yù分命将帅,穷其巢穴,克清荒服,必寄英奇。但秦雍之部,俗称劲勇,汾晋之壤,人擅骁雄。宜令关内河东诸州,广求猛士。在京者令中书门下於庙堂选试,外州委使人与州县相知拣练。有膂力雄果弓马灼然者,咸宜甄采,即以猛士为名。

    加快募兵度。

    然后又下诏,升鄯州为下都督府,又在鄯州境内设河源军,由中郎将李乙夫管兵一万四千人,马六百五十匹。廓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