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六十四章 曲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六十四章 曲江 (第2/3页)

倌人,一个叫红袖,就是那个在高台中间跳舞的。一个叫翠烟,就是那个弹琵琶的。还有一个叫丹霞,也就是那个弹琴唱歌的。最近一段时间,在京城颇有声名。”

    正好抬头看到站在李治背后的李威,又连忙说道:“不过她们与原来三人相比,差了不止一筹。比如今天,三人为了名声,不惜在这么多人面前抛头露面。但原来三人,品学兼优,做人低调,不会做出如此出格之事。”

    一曲唱罢,忽然唱起了李威“写的”塞下秋来风景异,对一个少来说,这很难唱的。不过丹霞名扬京城,倒是有些本事,声音越顶越高,竟如穿破云霄一般,略略带着一份苍凉之气。红袖的琵琶也越弹越急,似是雨打芭蕉,又似金戈齐鸣,翠烟的舞蹈同样变得刚健有力。

    岸上观看的百姓响起一阵泼天般的叫好声。

    李治扭头看了李威一眼。

    李威没有作声,心里想到,传唱我抄袭的那几诗歌,也不是这三个粉头,不知多少粉头在传唱。这三个粉头要唱,与我什么关系?

    看了一会,李治让大家散开,自由活动。

    李威径直向曲江亭走去,曲江宴嘛,后世就在传唱,他也想看看。走在路上,向刘群问道:“那三个粉头是怎么回事?”

    刘群经常出宫,应当听闻了。

    刘群答道:“殿下,是这样的,听闻了两位狄小娘子的事后,京城的狎客十分失望,然后不知是谁带的头,重新捧红了三个清倌人,这三个清倌人也很有意思,学着狄小娘子她们,平时算是洁身自好,又学着做一些善事。”

    说着,又小心地看着李威,害怕太子又动了心思。

    李威哦了一声,没有再说话了,来到曲江亭,一排石桌,还有几十个石凳,几十个进士已经喝了不少酒,脸上一个个红朴朴的。看到太子到来,立即站起来行礼。

    其实好奇罢了,真看,有什么好看的,一群人喝酒,只不过是一群新进的进士。

    酒喝高了,胆子就壮,那个状头郭震说道:“殿下既然来到,可否也作诗一?”

    一群进士哄然叫好,引来路人侧目而视。

    李威笑了笑,道:“好,孤来献个丑。”

    除了少数岁数大的,大家岁数仿佛,李威兴趣昂然,所以答应下来,然后yín道:“江亭闲望处,远近见秦源。古寺迟net景,梨花南园。萼中轻蕊密,枝上素姿繁。拂雨云初起,含风雪yù翻。容辉明十地,香气遍千门。愿莫随桃李,芳菲不为言。”

    梨花也渐渐少了,不过还有,也能凑景儿。

    众人再次哄然叫好,郭震道:“此诗方为第一。”

    不是写不出好诗,这是应景诗,就算有准备,都将心思用在考试上,因此,在场写出出采的诗不多。

    李威摇头:“不算好。”

    这诗让他略略改了一下,原意没有失去,不过诗意只能算是中上,不算是特别优秀。又说道:“唐立朝以来,论好诗,孤倒推荐几,王勃的《杜少府之任蜀州》,杨炯的《从军行》,卢照邻的《雨雪曲》,骆宾王的《晚度天山有怀京邑》。”

    还有上官仪的那《入朝洛堤步月》也不错的,不过因为上官仪与母亲的种种,所以没有提。

    然后又说道:“但是诗赋终是小道,各位已经通过两试,即将担任官职。为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