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刘公妙计 太子领兵(上) (第2/3页)
很大了,现在还不行,有的城池只是才开始具有一些雏形。但诸葛亮城形成很早,一直很繁荣,并且在南诏重要的jiao通枢纽上。
梁积寿最终失败了,但也不是一无是处,带来很多有用的情报,比如南诏的道路,除了与唐朝的jiao通外,对外还有一些道路的,比如从银生城到昆仑,再到阇婆(今爪哇)、勃泥(今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等地,或者从拓东经晋宁、通海、龙武、古涌步到jiao趾,或者从永昌郡故城(保山市)过到诸葛亮城(龙陵县怒江坝),再往南经乐城入骠国,向西到天竺,或者由诸葛亮城往西经腾冲、弥城(云南莲山西北)到丽水城渡丽水至安西城(缅甸孟拱),再渡木里江(弥诺江)到印度。
诸葛亮城正处在第三条第四条道路的分岔口上。
做了一些补充后,大军立即继续南下,其实不是为了宝藏,这样的行军方式很不合理了。走的正是第四条道路,直向安西城,到了这里,已经是生僚,其中绣面蛮最多,又叫金齿蛮,xiao孩子自出生后,以针绣脸,用青黛涂之,长大后,脸上就有鲜yan的图案。不管男女,想看到原来的面貌大约不可能了。然后直奔安西城,不是唐朝在凉州设置的安西城,一座很xiao的城池。过了安西城不远,就是木里江,木里江西北是xiao婆罗门国,西南是大婆罗门国。当然,这时候国境线很不标准。
木里江不远就有一座山脉,当地人是生僚,语言不通,翻译说是魔鬼居住的山脉。与即墨所说的山脉同一音。但到大婆罗门国,也经过这座山脉,只是走其中比较安全的路线,山脉其他地域是不敢进去的。
听到这里,李威有些mí茫了,因为逃路,李威仔细地看了唐朝以及周边各国的地图,不敢说所有地形,可大约的地形还是很熟悉的。即墨三人的说法不同的,他们说是从诸葛亮城一路南下,经过了望部与茫部诸蛮后,才到达那个山脉的,显然梁积寿的行军路线与即墨三人不是一个方向。
不过一会儿就明白过来。
大象走的归路,与人类走的归路是不同的,它的本能,保护了象墓,所以行走时不会走直线的,兜来兜去,梁积寿大军前去,与即墨三人力量不可同日而语,立即根据即墨等人的分析,当地向导就指出了是这座魔鬼山脉。再说,大军也不可能与这几十人一样,在南方各个山林里绕来绕去,于是取了最捷径的道路而行。这些道路虽然崎岖,也算成了型,大军能勉强行军。
而且这一次行军度很快,快到达安西城时,只花了二十几天,其间还生了几场规模不大的战斗。但折损的士兵并不多,人多,准备充分,又有许多向导,于是信心满满地进入了这座当地人谈之色变的魔鬼山脉。
悲惨的事生了!
此山有道路的,无数人摸索出来的一条安全道路,可是其他地方,当地人都不敢进去,况且外来者。只是在巨大财富以及悬赏之下,仗之人多,连向导都进入了。
这一入,与即墨三人进入的道路是两样,因此只好再次寻找。梁积寿也没有想到其他,只是一座山脉,总归能找到的。可没有过几天,那个遗失部落的宝藏没有找到,象墓也没有找到,随行的一万多联合军队,数千人死于流动的瘴气、水蛭、毒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